贺兰县洪广镇因盐碱化被弃耕的农田成不毛之地。
平罗县渠口乡交济村土壤盐碱化,让农民忧心忡忡。
施工队正在为爱伊河贺兰县段穿上防淤护堤的“铁丝衣”。
第三排水沟贺兰县洪广镇高荣村段,沟坡上栽植的垂柳和紫槐兼具“美容与护理”功能。
工程技术人员在惠农区盐湖沟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数据测量作业,确保施工精确度。
经过盐碱地工程的逐步改良,50岁的王华老人终于可以在自家的黄土地上挥锹破土。
平罗县渠口乡交济村村民王爱文,期待自家田间泛起的盐碱能尽快消退。
平罗县第三排水沟护坡治理I标段施工现场,大型工程机械和施工队员坡上坡下配合默契。
种植玉米成为平罗县黄渠桥镇前光村村民降低农田土壤盐碱化程度的方法之一。
位于平罗县通伏乡五香村的五一支沟正“等待上岗”,力争成为降低附近农田盐碱化的“卫士”。
在贺兰县常信乡新民村,政府买单、村民现场监理的田间灌溉渠道进展接近尾声。
大西北网5月12日讯 据宁西新闻网报道 (记者 苏保伟 左鸣远 计鹏 文/图)“沟治好了,地下水位一降,过不了两年,碱地就变好地了。”40岁的王爱文,家住平罗县渠口乡,一直指望着两年前承包来的100多亩盐碱地早日增产。2013年8月,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顺应群众呼声和要求,启动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改良骨干排水工程治理项目,为当地种地农民送来“福音”。
5月的银北大地,充满希望和激情。在平罗县黄渠桥镇项目区,通过水利工程、农技、生物和化学等不同改良措施建成的现代化农田蔚然成型,正在等待农民播下丰收的种子。同时,惠农区盐湖沟及配套的盐湖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挖。据宁夏图新公司现场工程监理冀学忠介绍,盐湖施工地土质容易淤积,他们因地设法,采用“U”型的科学施工技巧,有效缓解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作业难度,同时也为正常的春灌沟渠排水打开了“绿色通道”。
“平罗县因盐碱化弃耕的土地有10万亩左右,再不治理,弃耕的面积还会不断扩大。”平罗县水务局工作人员不经意的言辞,成为银北百万亩盐碱地整治项目亟需开建的最好注解。项目的开建,旨在变中低产田为高产田,提升当地农业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保证我区的粮食安全。
据悉,当前项目正在按照“三年完成骨干沟道治理、五年完成面上治理”的总体目标,计划治理干沟7条105公里,支干沟26条282公里,支沟116条535公里,整治斗农沟2760条1.23万公里,新开沟道6条49公里,改造电排站61座,累计治理盐碱地101.5万亩,占银北盐碱地的80%。
在贺兰县、平罗县和惠农区项目涉及乡镇、村、田间地头,处处都能看到干部群众挥镐奋战的景象。今年治理项目重点围绕爱伊河、四排、银东干沟和五排上段开展干沟治理工程,共计划治理干沟4条40公里。围绕三排、五排开展8条支干沟治理97.7公里。围绕三排、四二干沟、五排开展41条支沟治理159.8公里。围绕计划治理的干沟、支干沟和支沟,开展面上的田间排水工程治理,计划治理10片,面积20万亩。
自治区水利厅认真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整合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积极搞好规划编制、干沟治理、建设督查和技术指导工作,推进工程各个节点顺利实施。在大投入、大气魄、大手笔改造治理下,盐碱地旧貌换新颜,昔日垃圾、淤泥、杂草等常年淤积梗阻的“龙须沟”变成了一条条景观水道,古老灌区呈现田成档、林成行、沟渠顺直、排灌畅通的美丽“容颜”。
“春天黄水汪汪,夏天白碱茫茫,风吹白土扬,张口吃碱粒”。这是银北群众对盐碱地的形象说法。据统计,我区共有盐碱地275万亩,其中银北地区127万亩,占该地区耕地总面积的54%。随着2014年银北百万亩盐碱地系统治理工程的继续大力推进,未来的3至5年后,银北地区年增粮食产量2.04亿公斤,增产效益4.77亿元,使不毛的盐碱荒地变废为宝,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碱地变粮仓的美好愿景将成为现实。
http://www.nxnews.net/sz/system/2014/05/12/011018517.shtml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