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6月11日讯 据宁夏新闻网报道 镉超标大米、地沟油、瘦肉精……近年来,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但我区却能“独善其身”,多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源头事件。食品安全周启动前期,自治区食药监局主动“晒账本”,把2013年宁夏食品安全状况呈现给老百姓。
抽检:
品种是老百姓常吃的
范围涵盖大半个宁夏
101页的蓝皮书,共五六万字、上百个图表……这是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呈现给我区公众的第一个“账本”——《宁夏2013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分析报告》,包括我区食品安全整体状况、部分存在食安危险因子重点食品的监管情况等,而监督抽检工作,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最科学的数据分析。
如何保证抽检结果的客观和真实?
2013年食品抽检之前,自治区食药监局在广泛征集基层市县意见之后,制定了全年监督抽检计划:选取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市区及部分县区共13个地区,覆盖面达60%;采集场所覆盖全区各种业态的餐饮单位共1610家,其中,将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旅游景区和大型餐饮单位列为重点;抽检单位包括宁夏食品药品检验所、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中心等共8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过程中,各级食药监管理部门和卫生监督所协同抽样,必须由2名以上工作人员执行采样任务,并当场详细填写采样单、登记表等信息,对样品一一编号。
采集样品必须做到同一厂家同一品种不重复,抽检有微生物指标的样品时,除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外,还必须“马不停蹄”地送往指定的有条件的检测机构,防止二次污染。
当年,经科学分析,自治区食药监局最终将食品原料、制成品、餐饮具3大类28个与百姓餐饮联系最为密切的品种列为抽检对象,其中,红葡萄酒、生牛肉、生鸡肉、食用菌、粉条、毛肚、油条、皮蛋和牛羊肉制品等9个品种为新增品种。与2011年相比,检测样品翻倍增长,涉及种类、范围更广。
“遇到重大活动时,工作人员的手都要接受抽检。”自治区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全区分上下半年两次共对28个品种4051个样品进行了安全监督性抽检,监测项目93个,获得了3.2万个监测数据,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结果:
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平稳
12种食品合格率达100%
食品抽检,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准确掌握食品安全现状和特点,提供准确信息,引导公众科学饮食。那么,我区食品安全现状如何呢?
“比较安全,至少我们购物时,喜欢选择宁夏本地的食品。”今年5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检查组视察我区食品安全工作,提及我区食品监管状况时,宁夏食品药品检验所的一位检测人员说。2013年监测结果显示:4051个样品中,合格3707个,不合格344个,总体合格率为91.5%,合格率全国靠前,我区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平稳可控。
28个品种中,非发酵豆制品、辣椒酱(粉)、食用植物油、生牛肉、生鸡肉、麻辣烫等汤汁、生羊肉、皮蛋、元宵、自制蘸料调味料、牛肉拉面汤、红葡萄酒12个品种合格率达100%;食用菌、自制熟肉制品、凉拌菜、糕点面点、煎炸用植物油、火锅底料、牛羊肉制品、蔬菜、毛肚9个品种在90.6%至99%之间;食醋和自消毒餐饮具分别为89.6%和83.9%;而酱腌菜、自制饮料、酱油、粉条、油条等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9.1%、72.0%、71.7%、58.0%、52.0%。
监管:
259家不合格企业受罚
建立专项整治长效机制
合格点赞,不合格者除曝光外,自治区食药监局还对259家食品抽检不合格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严厉处罚,其中立案184家,警告47家,罚款24.223万元;责令整改114家餐饮单位,停业1家,取缔1家,4家歇业。
抽检中,食药监管理局发现4大问题:不合格食品中,餐饮单位购进的食品原料不合格比例较高,部分餐饮单位存在食品原料采购把关不严等现象;小型餐馆、小吃店不合格样品数量较多;部分餐饮服务单位未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餐饮食品安全标准尚不健全。
为此,自治区食药监局提出对策:将加强分析评价工作,对高风险食品有针对性地展开专项抽检;加大惩处力度,并建立公示公告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不合格产品溯源机制,全方位清除隐患;建立信息共享和公开机制,及时发布不合格信息和消费警示,引导公众正确消费;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长效机制,开展专项整治。
http://www.nxnews.net/ms/system/2014/06/11/0110273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