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全力打造全国生态畜牧业试验区

时间:2014-08-19 08:33来源:大西北网-新华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8月19日讯  据新华网报道 8月的青藏高原山青云白气候宜人,碧绿的草原深处一片片五颜六色的野花环绕着清澈的河水,一群群牛羊如黑白珍珠般播撒在山坡上,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示着青海高原独特的魅力……

就在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历经6年之久,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时,草原上又传来一大喜讯:6月12日,农业部批复在我省设立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并于8月22日在西宁举行授牌和开展农业援青合作对接活动。

探索

青海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在维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特殊作用。

然而,就在可利用草场只有4.74亿亩的青海,过去由于牲畜的无序发展和草场不合理利用等原因,致使90%以上的草场出现不同程度退化。随着牲畜数量的无序增加,人、草、畜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牧区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难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市场经济有效对接,致使部分区域的畜牧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单靠走数量扩张的路子已到了尽头。还因语言不通和缺乏劳动技能,牧民群众处于留不住、出不去的尴尬境地。生态畜牧业建设已成为发展牧区经济的惟一选择。

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农业部对青海“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的新定位,给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生态立省”和建立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要求下,全省广大牧区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以创新的智慧、踏实的作风、科学的方法,先行先试,“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全国牧区率先探索并实践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从体制机制上闯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

发展

回眸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历程,从最初7个纯牧业村合作社试点,到全省883个纯牧业村全覆盖,再到目前961个村、11.5万牧户从中受益。青海农牧区、青海农牧人一步步从艰难中走来,率先在全国牧区提出并实践了以合作社为基本组织形式的草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机制;率先在全国牧区创新并实践了“股份制”、“联户制”、“大户制”、“代牧制”等在牧区基本政策不变基础上进行牧业资源优化重组的新机制;率先在全国牧区创新并实践了“培植产业-转移牧民-核减牲畜-保护草场”的草原生态保护新机制……

“多年来,全省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组建为核心,以饲草料产业发展为基础,以草原生态奖补机制为手段、以游牧民定居工程为保障,坚持‘四位一体’综合施策;强化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坚持典型示范、提升科技水平、改善畜牧业基础条件,拓宽牧民转移增收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强组织领导八项措施,使生态畜牧业建设实现了统筹规划,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整体推进的局面。”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说。

为有序加快生态畜牧业建设步伐,我省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为探索推进阶段,以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搭建生态畜牧业建设组织平台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建立科学发展机制。第二步为提高完善阶段,以大力开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能力建设为核心内容,努力实现生态畜牧业建设牧区全覆盖。第三步为巩固提升阶段,在牧区逐步建立起以合作社为主体,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标志的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在提高饲草料科学调制利用水平和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水平同时,增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合理挖掘畜牧业发展潜力,提高综合效益。

2013年,我省在245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开展了能力提升示范创建工作,筛选的50个合作社通过省级认定并进行扶持。同年,在海西、海北、海南三州17个合作社实施了藏羊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今年全省又组织150个合作社开展能力提升示范创建,计划择优认定其中100个合作社并进行扶持。并选择了60个合作社继续开展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并采取牧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方式,引导合作社加快品牌注册,开展特色产品加工生产。

成效

截至目前,我省已全面完成探索推进阶段任务,实现了生态畜牧业建设883个纯牧业村全覆盖。去年又启动了提高完善阶段的工作,在半农半牧村正式推进了生态畜牧业建设,目前已有78个半农半牧村组建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通过建设,生态畜牧业建设成效进一步突显,主要表现在:合作社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草原生态保护成果得到巩固,牧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经农牧部门统计,目前全省已组建的961个合作社,牧户入社率和牲畜、草场整合率均达到66.9%以上,其中通过省级考评认定的50个合作社,牧民入社率、草场和牲畜整合率达到了82.6%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近16个百分点。

省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334个合作社实现了统一组织经营和技术服务,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模式,为牧业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仅去年牦牛复壮面同比增加了18.75万头,藏羊本品种选育面同比增加27万只;藏羊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母羊在枯草期失重比传统放牧母羊减少8公斤,羔羊繁活率提高5个百分点,羔羊6月龄活重提高14至21公斤,加快了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现在全省已完成减畜570万羊单位,超载牲畜核减率达到100%。在合作社统一组织下,2013年牧区共种植饲草151.3万亩,建成牛羊季节性育肥场(小区)232个,冬季集中育肥出售牛羊45万头(只)以上。据省草原监理站监测,2013年天然草场产草量达到平均每亩178.5公斤,比2011年提高12.19%。

当前全省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中,65%以上均开办有不同规模的特色畜产品、民族工艺品加工厂,有12个合作社利用旅游资源发展餐饮、住宿业,有3个合作社利用矿产资源与企业共同开展矿产开发。

张黄元说:“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过去以畜牧业为主、采集业为辅的二元收入结构,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2013年,50个示范创建社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291元,较同期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1094.6元,较2010年提高3079元,平均增速保持在20.1%,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local/20140819/c_1112130442.htm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青海省加速社保“减免返”政策落地
  • 青海省光网覆盖率达216%全国排名第三
  • 青海省全力做好境外来青返青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 青海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全部复工复产
  • 青海省推动提案办理质量进一步提升
  • 2.5亿元投向青海省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