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产方式变迁 特色产业助藏族牧民增收
有的开始转产创业,有的转型成立有机畜牧合作社让牛羊入舍,草原生产方式变迁的背后是一场巨大的革新。
●转产创业:放下羊鞭办公司
藏家儿女素有“会说话的人就会唱歌,会走路的人就会跳舞”的美誉。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藏族小伙仁确能歌善舞,在当地有着不小的名气,许多热爱民族歌舞的俊男靓女都跟随他学习。这让他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短短几年时间,仁确通过培训带了出20多名歌舞演员,让兴海县的民族歌舞开始享誉周边。
颇具商业眼光的仁确不仅专注于民族歌舞,他还发现市场上,像样的民族服饰特别走俏。于是,他注册了兴海县三江源惠民文化传媒公司,同时办起了一家很有特色的民族服饰加工厂。
尽管厂子不大,但仁确发现,自己一忙起来,干活的人手不够,特别是熟练的技术工人严重不足。而与之相对的是,像那些渴望学习唱歌跳舞的年轻人一样,兴海县有不少放下牧羊鞭的牧家子弟怀着学习一门实用技术的渴望。因为有之前成功的歌舞培训经历,仁确获得县三江源科技培训项目支持。就这样,20多名渴望成为裁缝或者裁缝店老板的年轻人走进了仁确的培训班。
截布、裁剪……当培训班办起来时,往日手握牧羊鞭的年轻人学得有模有样。仁确答应他们,培训合格的可以留在厂子里当技工,不愿意按点儿上班的,也可以计件获得报酬,将来技术熟练之后,愿意自己开店的,免费帮助开店。
兴海县有很多像仁确这样的牧民,他们通过培训项目参与民族工艺产业。近年来,兴海县带动当地转产牧民投身民族手工艺项目,壮大了当地的民族手工艺产业队伍。
●手工编织:重振传统技艺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闹吾才让是远近闻名的“能人”。他组织当地退出牧业生产的妇女,重新振兴当地传统的手工纺织、编织技艺,让古老的藏族编织成为游客青睐的伴手礼。
走进闹吾才让的年宝玉则旅游产品开发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间古色古香的藏族器物展览室。展览室内,藏族群众千百年来游牧生产、生活所用的各种器物一应俱全:羊毛口袋、牛皮绳、奶茶壶、木碗……展览室旁边是产品陈列室,颜色鲜艳的马鞭、褡裢、羊毛绳编织的各色包包都无不展示着藏族妇女的精巧手艺。
生产车间更像是一个个藏家妇女聊天的屋子,没有机器隆隆声,也没有马达轰鸣声。身着藏袍的妇女们围坐在一起,毛绳在她们的手上翻来翻去,一件件精美的藏族手工艺品呼之欲出。
这些妇女有纺织和编织的基础,经过培训后,她们凭借自己的手艺每月可以挣到一千元左右的收入。闹吾才让说,经过多方邀请,各路编织高手纷纷前来授艺,越来越多的转产牧民妇女走进培训教室,学习一技之长,从刚开始的“打发闲暇时间”到后来的“稳拿一份工资”,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新时代“家庭妇女成长记”的温馨故事。
●牛羊入舍:办起有机畜牧合作社
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在牧民果多的草场里,远远望去,羊群在牧草里若隐若现,他家养殖的欧拉种公羊,一只只身材魁梧,体形健硕,羊毛光洁,显得格外有神。
“多亏了尕庆欧拉羊有机畜牧业合作社,羊才能长这么好。以前养羊,雪灾、狼患、疾病等不断,生计很难得到保障。”果多说。
据介绍,果多家最好的欧拉种公羊体重接近300斤,俨然一头小牛的重量。果多风趣地说,也正是这些健硕的欧拉羊为自己带来了许多荣誉——全县种公羊比赛冠军、十佳牧民……经过良种繁育的欧拉种公羊价格不菲,果多家一只俊美的欧拉种公羊就卖出了13000元。
河南县率先在全省提出了发展有机畜牧业的思路,采取做好牲畜建档立卡、环境评价、内部监督检查、建立可追溯体系和有机牲畜网,实现从“草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先期资金投入,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建立有机畜牧业溯源系统,实现了畜产品的全过程监管。
此外,该县还全面完成了欧拉羊、河曲马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并在赛尔龙、柯生、多松三乡选定组建欧拉羊繁育群34群10371只,这些举措不仅为今后欧拉羊规范化生产和发展有机畜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使牧民尝到了甜头。这都得益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科技项目支撑。
记者从省三江源办获悉,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科技培训项目总投资5370万元,培训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农牧民超过56000人次,建立和培育示范户1715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科技培训规划总投资8080.96万元,计划培训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民共计超过10万人次。
越来越多的小型企业通过参与三江源科技培训项目,发展了自身经济,壮大了产业队伍,在市场上挥动产业大旗。同时,各地以有机畜牧业为统领,引导牧民群众积极参与,顺利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畜牧业生产质量提高、畜牧产业链拉长、牧民收入增加一系列目标,为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转型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