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海农民的种植转型记:再见,小麦 你好,蘑菇
结构调整带来效益
2月13日,在民和县城的蔬菜市场里,像往常一样出现了运送蘑菇的农村姑娘周宏霞的身影。她的蘑菇是从离县城不远处的温室大棚运来的,带着露珠的蘑菇刚拉到市场,就被菜商们一抢而空。卖完了蘑菇,周宏霞回到温室大棚,吃过简单的早餐,匆匆换上工作服,一头扎进大棚。
几年前,周宏霞抓住民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政策机遇,在马场垣设施农业基地租赁10栋温棚种蘑菇,在温棚里编织致富梦。
周宏霞说,她现在共有10栋温棚,其中6个大棚的蘑菇春节前就已经上市,每天向当地市场批发出售鲜蘑菇约500公斤,春节前后每公斤批发价格在8元至9元左右,最近几天价格有所回落,保持在5元一公斤。
说话间,周宏霞指着温棚里肥硕、鲜嫩的蘑菇笑着告诉记者,现在上市的这6棚的出菇期将持续到六七月份,她现在正抓紧备料,三月份装菌棒,大约40天就能出菇上市,出菇期在七个月左右。从这几年的种植效益看,这10栋菇棚每年能给她带来十七万元以上的收入。
10栋蘑菇棚年均收人为何能达到17万元?周宏霞给出响亮的答案:这是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带来的机遇。
一股拼劲闯出了新路
与民和周边的其他农民一样,早些年,周宏霞一家以种小麦为主。“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的小麦产量达到700斤,按当时市场价计算约收入700元。可是,年年种小麦,遇到干旱年,一家的温饱问题难以解决。”周宏霞说。
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周宏霞,希望在祖祖辈辈刨食的土地上种出金子。她将目光转移到蘑菇上。在民和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她凑了9万元资金,购买棉籽壳、玉米芯、装菌棒等,开始了种植蘑菇的第一步。种植蘑菇第一年,周宏霞收回了前期投入的资金,这让她信心十足。
“小麦年年种,只能勉强喂饱一家人的肚子,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在田地里头做文章。”周宏霞说,为了扩大种植规模,她在马场垣乡团结村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以每棚4000元的费用租赁了7栋高标准日光温室,考虑到劳力问题,她把5栋温室转租给别人种蘑菇,那些租棚种菇的农户把她聘请为技术指导,承诺每年提成1万多元的技术服务费,5栋温棚一年下最少也有5万元的收入。同时,剩下的2栋温棚自己用作扩大种植规模。就这样,周宏霞开始了蘑菇种植的产业化之路。
市场永远不变的是变
“在民和从事蘑菇种植的农户、合作社有十多家,算上周边县和西宁的就更多了。干这行,竞争压力也挺大。不过,现在大家种植主要以平菇为主。要想赢得竞争,就得更换品种。”周宏霞说。
今年,周宏霞在稳固民和县内市场的基础上,开始瞄向县外市场。目前,她的鲜蘑菇已经在西宁、兰州的蔬菜批发市场上市。周宏霞告诉记者:“2月7日早上,以一斤5元的批发价向兰州某大型超市送去500多斤的姬菇(小平菇)。现在民和市场上对这种小蘑菇还几乎无人问津,但兰州农产品超市已有了市场空间。”
周宏霞是个有头脑的人,在经营大棚蘑菇的同时,她进一步拓展棚菇经济思路,向更具效益的银耳产业延伸。周宏霞说,考虑种植银耳,一方面看好银耳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丰富菌类品种,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银耳这种菌类对温度要求相对较高,太热太冷都不能良好生长,所以她准备四月份种一茬,到八九月份再种一茬。
“现在市场上银耳(干货)的单斤价格在招元至40元,一个菌棒能产银耳(干货)1两多,因为是第一年试种,我还不想把规模做大,计划试种2000个菌棒。”周宏霞说,“2000个菌棒每一茬能产银耳(干货)200余斤,按当前的市价计算,那就是7000多元的收入,一年两茬的收入就在1.5万元以上。”
民和县菜篮子办公室主任李建奎说,近年来,民和县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大力发展以“黄河彩篮”为主的菜篮子工程。目前,已建成日光节能温室10436栋,其中90%的温室已经种植了果蔬,2016年,民和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600公顷。
这对于一心在温室大棚种植菌类的周宏霞来说,无疑是政策上的鼓劲。周宏霞说,在省委“四个转变”新思路的指引下,她一定会种出品种丰富的鲜蘑菇,丰富市民菜篮子,早日实现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