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健康文明成为青海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方式

时间:2017-03-20 09:28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魏爽 点击: 载入中...

  “吃饱穿暖”之后……——让科学健康文明成为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方式


  幸福是人类对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的一种向往状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人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吃饱穿暖”只是人的最基本需求,而人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才是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满足了大多数人“吃饱穿暖”基本需求后,瞄准各族群众除物质需求之外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我省民生工作的重要方面。


  当前,社会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如何更好地满足我省各族群众的精神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天人合一的生态生活观念值得我们思考。


  让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看展览、看演出、泡图书馆,唱花儿、跳锅庄、听贤孝……逐渐富裕起来的群众,以各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娱乐丰富着各自的生活内容。


  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上午10时,“65后”祝萍约着“90后”女儿甄文静来到改建后的青海省图书馆。放眼望去,整齐的座位上大多都是年轻人和老年人,安静的读书氛围,别致的层层书架设计让人心旷神怡,祝萍和女儿相视一笑,挑选到各自心仪的书籍,翻开书籍阅读,享受着读书的乐趣。祝萍和女儿分别在文化、体育单位工作,平时喜欢约在一起参加读书分享会、文化沙龙、观影展,母女俩处得就和朋友一样,无话不谈。“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让生活慢下来,让心灵静下来。去年年底青海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正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读书学习环境,让我们得以度过一段休闲惬意的时光。”


  走进青海省农村牧区,追求积极健康文化生活之风也在各族群众中兴起。耍社火、扭秧歌、看皮影、吼秦腔、展彩车、赏书画。连续5年,湟中县李家山镇勺麻营村春节期间都会如约举行农民艺术节,活动的“品牌效应”吸引着十里八乡乃至省城市民前来参与和观赏。“这几年我们村的村民收入逐年增加,农民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了。农民有了物质上的富足还不够,还需要更多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勺麻营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成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名省的目标要求,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全省文化产业获得长足发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提高,文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但基于“欠发达”的实际省情,我省文化产业尚未摆脱整体“小、散、弱”的特征,文化体制改革的活力尚未完全释放,文化产业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的程度还不高。为此,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与体制创新,优化整合文化人才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让体育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随着全民健身时代的来临,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不断提升,尤其是《青海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出台后,文明生活、健康生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老百姓更加注重健身,注重体育带来的精神享受,体育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每天走了多少公里,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成为许多人在QQ、微信朋友圈互相“攀比”的新指标。


  在农村牧区,每周打几场篮球赛,饭后在体育健身器械上活动活动身体,在村文化广场上扭秧歌、跳锅庄、唱曲艺……这样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各族群众的生活常态。


  “不但身体比以前更好了,每天多运动运动,感觉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居住在西宁市城东区的“80后”李娜,从事媒体编辑工作,因为职业的原因,她经常久坐在电脑前办公,不爱运动,不到几年的时间身体开始处于“亚健康状态”,去年她决心要开启“运动模式”,如今爬山、徒步、跳操已经成为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忙碌了一辈子,趁身体硬朗还能出去转一转,走一走。冬天也可以在海边城市‘养老’。”今年57岁的李明去年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曾经的“大忙人”一下清闲下来,还真是有点不适应。这一年的时间,李明和老伴儿在儿女的鼓动下,经常外出旅游。在家的日子他和老伴儿都相互鼓励,一起参加徒步俱乐部,还交到一帮好朋友,退休后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长期研究青海体育发展的原青海师大体育学院院长雷欣说“,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每小时要起来活动一下。每周锻练3-5次,每次30分钟-60分钟,不但可以改善体质,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青海省体育部门发挥体育惠民服务功能,增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活力的新思路和做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今年全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樊蓉芸、陶怡锋、杨柳提交了《关于在我省实施“医保健身一卡通”的提案》,建议以“关注群众健康水平为任、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要为责、发现体育产业发展为需”,考虑在青海地区逐步借鉴实行“医保健身一卡通”。


  让健康快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也是幸福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和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慢性病不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的观念转变,倡导和推广科学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健康青海2030”行动计划》,提出健康青海建设到2020年、到2025年、到2030年的“三部曲”健康发展目标。


  “70后”陈明是一名公职人员,正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前几年,陈明的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失衡状态”,三餐不规律,睡眠不足,几乎不运动,情绪波动大。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感觉自己有“抑郁”倾向,通过家人和朋友耐心劝导和沟通交流,陈明意识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他现在把每天吃好三餐、保证充足睡眠、坚持运动、保持情绪稳定作为给自己定的“规矩”。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年人保持心情好、身体好的生活方式,也能给自己儿女减轻负担。”今年62岁的刘成海居住在共和县城,戒烟已经有10余年了,前几年体检查出“三高”,医生建议他要配合治疗、控制饮食、加强锻炼,那时刘成海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现在他养成了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酒也很少喝了,每天坚持锻炼,每年定期都会去医院体检,通过这两年的努力,如今刘成海的血压、血糖及体重指标都趋于稳定了。


  “‘治未病’就是还没有得病时要注重养生保健。”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香春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防治。这就需要人们树立健康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一个人的健康不是光靠医生、药品来决定的,也不能完全靠病有所医,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今年民革青海省委提出《关于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推动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提案》,建议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的原则,成立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社会养老工作方面的职能作用,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服务组织、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制定和推出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办法,促进医养结合,完善保障制度,推出适合配套的医保政策。


  让节约绿色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绿色出行”“义务植树”“观鸟护鸟”“光盘行动”……时下,随着环保概念深入人心,倡导节约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犹如一股股清泉,正在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选择自行车出行既是一种低碳生活,又锻炼了身体。”早上8时,家住西宁市海湖新区的徐长镇,来到小区附近的一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他拿出“诚信借车卡”在锁柱感应区一晃,“咔嚓”一声,就取出一辆自行车。25分钟后,他骑到滨河路的公共自行车网点刷卡还车。


  没有豪华婚车开路,没有超大宴席规模,去年10月,“85后”张小洁和爱人领了结婚证,只是邀请了双方的父母和亲朋好友,举办了一场简约却浪漫的婚礼。“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崇尚这种勤俭节约,只要两个人彼此相爱,婚礼只是一个仪式,我更看重的是婚姻质量。”


  家住西宁市西园小区的王佳欣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实施“家庭低碳计划15件事”,而且积极进行低碳节能的创新发明,比如,出门自备竹筷、手帕,减少浪费;在生活中用洗米水、煮面水来洗碗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养鱼水及洗米水浇花,坚持户外锻炼,常喝白开水,上班步行。王佳欣的低碳生活不仅节约了家庭生活的成本,还收获了“低碳生活创新明星家庭”称号。


  在海晏县甘子河乡那卡地区,就有这么一群人十几年如一日用心守护着这片草原和草原精灵——普氏原羚。牧民尖木措就是其中一名志愿者,从1996年开始,全村46户120多人主动参与到当地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当中。普氏原羚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多年前,那卡草原仅有30多只普氏原羚,通过他们多年的守护,现在种群数量已达到400多只。在尖木措的带动和影响下,当地群众保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只要看到垃圾就会捡拾,尖木措每年组织群众捡拾垃圾10多吨,看护草场面积约0.67万公顷。他们坚信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添绿’对生活在城市里的志愿者来说是一种既能亲身体验生态环境的变化,又能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的有益尝试。”来自西宁市星火公益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保丽瑛说。2016年4月,全省百余志愿者在青海湖畔海晏县克土沙区造林地植树,以此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如今,越来越多的青海各族儿女积极参与到生态青海的建设中,认真履行植树义务,爱护生态环境,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生态已经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个多元的世界,理应包容多元的幸福和多元的选择。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肯定不同,但所有的幸福都应该包涵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领导下,青海在社会稳定和社会保障、民生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当下的青海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生态文明,正在以“四个转变”新思路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各族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日益得到改善和提高,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好。选择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构建内心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构筑和谐社会丰盈、多彩的精神文化家园,应是实现小康的题中之义。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青海防震减灾不松懈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 青海狠抓各项政策落实助力企业达产达效
  • 青海省加速社保“减免返”政策落地
  • 青海设立1.02万个专项岗位助力贫困劳动力就业
  • 青海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 青海省光网覆盖率达216%全国排名第三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