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马铃薯脱毒苗生长情况。
夏日雨后的清晨,在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平坦村的山谷里,特有的雾气悠闲地弥漫在半山腰。太阳慢慢升起, 片刻后,隐藏在大山褶皱处的干树洼脱毒马铃薯原种基地露出了它的面容。
在坡地上的田间地头,来自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员王生财,一边查看马铃薯喜人的长势,一边向唐成梅等村民讲解后期施肥、田间除草等管护知识。虽然,露水早已打湿了他们的双脚,可丝毫没有影响到这次现场授课的效果。
这个地处海拔3200米、占地3.4公顷、始建于1988年的基地,由于与大田农作物种植自然隔离距离较远,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传播病毒蚜虫介体少等众多优势下,成为了理想的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每年生产10万公斤优质原种:青薯9号、乐薯1号、下寨65号。这些优质品种在李家乡、寿乐镇、芦化乡等地安家落户、生根发芽,一粒粒土豆变成了农民眼中的“金蛋蛋”。
离基地不远处的铲铲洼村里的种植大户李守平,就是受益者之一。他组建的浩源家庭农场流转了村里6公顷多的田地,除了每年能享受到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的免费薯种以外,还得到了政府农药、地膜、有机肥的优惠政策支持,大大降低了马铃薯种植的投入成本。去年,他家纯收入10万元左右不说,还为本村和邻村像保国梅、晁林兄这样的脱贫户提供工作岗位,每年支出的工资也有2万多元,有效吸纳了周边的剩余劳动力,尤其解决了大龄或无技能劳动力的就业难题。
在中岭乡还有很多像李守平这样的种植户,泉沟村马年洼种植专业合作社里的薛有忠、马家洼村的种植能手余海元等,他们在驻村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之下,在这片黄土地上唱响了一首马铃薯种植的深情之歌。
然而,这首歌的悦耳动听,需要很多人为之去辛勤付出。因为,农业种植关键是销路要有保障,要不何来的发展?
去年,中岭乡首届马铃薯丰收节的成功举办,一天之内,中岭乡政府与4家企业签订了农产品购销合作协议,初步达成了2万吨洋芋购销协议。有效宣传和打造了当地的特色洋芋品牌,拓展了以洋芋为主的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渠道,为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这不,今年的丰收节肯定又是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
5月16日,青海日报社派驻中岭乡驻村工作队于宏伟、吉长贵等人在草场村,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的同时,向村民讲解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政策知识;5月19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成员,一同来到甘沟脑村通过“代耕代种”的撂荒地复种地前,看着已经长出的绿油油的马铃薯苗,一脸欣慰的笑容。
在去年土地坡改梯项目整治的基础上,甘沟脑、马家洼等村努力探索撂荒地复耕复种的新路子。通过党员带头以农户复耕一批、代耕代种一批、土地流转一批、订单种植一批等方式,有效遏制了耕地撂荒问题,大大促进了马铃薯生产的持续稳定。
从中岭乡管窥全省马铃薯种植的这幅山水画,省农业农村厅采取多种措施认真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全面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基层一线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解决生产困难。为了这幅图画的生动多彩,多部门一起联动起来,切实做到保供给、保需求、保民生,努力推动农业工作的有序开展。
地处中国黄土高原腹地的青海省河湟地区的南北山区域山大沟深、十年九旱。经过多年发展,作为主要种植作物的马铃薯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薯”。
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省土豆种植面积8.7万公顷左右,总产量约200万吨。普普通通的洋芋蛋经过加工后华丽转身成为了各式各样的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走上百姓餐桌,丰富了菜篮子,鼓起了钱袋子。
在全省乡村振兴大计中,乐都区中岭乡无疑是其中有效的组成部分之一。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作为世界四大主粮之一的马铃薯,是我省大部分偏远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也是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党和政府优惠政策的沐浴下,一位位基层驻村工作队员的帮扶下,新时代的农村人信心满满、精神十足,让一个个洋芋蛋华丽转身为“全球通”,走向省外、走出国门。(记者 祁万强 王伟才)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