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花5年时间投资360多亿元 让80万群众搬出窑洞

时间:2014-03-11 15:06来源:华商网 作者:肖欢欢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3月11日讯  据华商网报道  78年前,美国记者斯诺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他惊奇地发现,当地农民不住土房子,而是在土洞里藏身。斯诺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种被陕北人称“窑洞”的建筑:“他们先在灰褐色的山坡上挖一个截面,然后向纵深挖掘,住在这里竟然冬暖夏凉。”
 
  对世世代代在黄土高原上“穴居”陕北老百姓来说,窑洞不仅是陕北民俗的集中体现,还是中国革命的见证。不过,随着去年7月延安的超强暴雨导致多处窑洞坍塌,当地政府决定让老百姓告别窑洞生活。用5至8年的时间,让80万百姓告别窑洞,全部下山安置。
 
  根据政府的优惠政策,住在窑洞的居民,自己只要交几万元,就能住上50、60、80和100平方米大小不等的新房,很多延安百姓也对搬出窑洞表示了支持。
 
窑洞顶部很容易坍塌

 
  革命圣地延安,这个黄土高坡上的陕北城市常年干旱少雨,老区群众住在冬暖夏凉的窑洞里,吃着自家的手擀面,生活恬淡而自得。但谁也没料到,去年7月,一场百年难遇的大暴雨,却让不少居住在窑洞里的群众遭遇了灭顶之灾。
 
  五成窑洞难住人 3年前已动员居民下山
 
  这场暴雨是延安自194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导致42人丧生,22万人失去家园,7.4万间遍布在千沟万壑的山峦间的窑洞垮塌或严重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20多亿元。就连枣园中毛泽东当年住过的窑洞,也出现了明显的滑坡痕迹。
 
  家住在延安市延长县张家滩镇谭家河村村民高正林、李树梅夫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2013年7月15日下午2时,46岁的李树梅刚刚吃完午饭,准备上山干活,她拿着锄头前脚刚出家门,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身后的砖瓦碎石瞬间坍塌,约40平方米的两孔窑洞连同他20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当,全部埋在了黄土之下。李树梅的家住过四代人,已经有60多年的“洞龄”,在她的印象中,20多年前她嫁到这里时,窑洞便有掉土渣的现象,不过这20多年来,窑洞一直安稳。
 
  李树梅当晚借宿在邻居家的窑洞当中,不过当晚她睡得很不安心,天空大雨滂沱,窑洞顶上渗下来的水如一粒粒豆子,快速地泄在了炕上,她只好拿出两个瓷盆放在炕上接水。更让她担心的是,窑洞的壁顶是用沉重的砖头砌成的,随时有可能砸下来。在惶恐不安中,她一宿没睡。
 
  “我在窑洞中住了46年,窑洞塌过,但现在要是一下子都住进楼房了,还真有些不习惯。”李树梅说。她所在村子一共有100多人,以前全部都住在窑洞中。
 
  张家滩镇一位副镇长也告诉记者,该镇几乎所有群众都居住在窑洞中,但存在坍塌风险的窑洞占到五成以上。这场暴雨以后,镇里已经开始动员群众搬出窑洞。
 
  延安市国土局副局长韩继宏介绍说,延安的地质结构属于湿陷性黄土,土质疏松黏性非常差,大量降雨使得土壤中水分饱和,容易造成山体滑坡,窑洞坍塌。3年前,政府就已经发文动员居民下山,窑洞已不符合现代生活条件,暴雨更让人们意识到,已经到了告别窑洞的时候。
 

    延安窑洞承载了很多光辉历史
 
        扶贫移民搬迁 涉3.5万户共14万人
 
  而在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郝润平看来,即便没有这场暴雨,老区群众早晚也要从窑洞里迁出。
 
  2011年底,延安提出了“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发展思路。按照陕西省的扶贫标准,延安全市有44.7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20%。其中有18万人分布在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白于山区和洛河峡谷地带的连片特困地区。为了使这里的群众彻底摆脱艰苦的生存环境,“十二五”期间,延安市规划实施扶贫移民,搬迁3.5万户共14万人。
 
  延安把扶贫移民搬迁融入了城乡统筹发展中,有利一并解决搬迁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首先,延安按照城乡统筹规划,确定了13个县区、33个重点镇和100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作为移民搬迁安置地,改变了过去就地搬迁安置、重复建设、小而散的问题。
 
  搬迁之后,给农民住什么房子呢?政府要求集中安置点必须建四层以上功能设施齐全的楼房,改变以往农村复制农村的传统搬迁安置模式。
 
  另外,延安还要求安置点体现出城镇化建设的规模,重点镇要求万人以上,新型农村示范社区要求2000人以上,旨在发挥人口的集聚效应。
 
  最后,就是要解决新建房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延安相关部门表示,目前,延安的城乡统筹将不同部门的项目进行了捆绑整合,这明显加快了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进度。
 
  雨水天气不断增加 搬出窑洞已是大势所趋
 
  一方是带着现代气息、安全舒适的楼房,另一方是祖祖辈辈居住、冬暖夏凉、而今安全隐患颇多的窑洞,老区的群众到底作何选择?延安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郝润平说,尽管窑洞对延安有着特别的意义,但随着延安城市的发展,再住窑洞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郝润平曾下乡调查过,他发现,随着当地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的能人都到城里打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留在村里,一些老人也进城跟子女住了。不少村民都表示出从窑洞里搬出的意愿。“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我从小就是住窑洞的。延安当地人喜欢住窑洞,一是窑洞造价低,打窑洞简单,而要建平房或楼房,成本会高很多;二是当地群众祖祖辈辈都住窑洞,住习惯了,住在窑洞里冬暖夏凉。”
 
  而延安老区群众从窑洞搬出,也成为陕西省的一项重要工程。2011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陕北移民搬迁安置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确定陕北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标准按60㎡、80㎡和100㎡三种建房面积,三年来,延安县区财政配套移民搬迁资金达6.52亿元。另外,延安对无房、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的“三无户”采取免费住房政策,同时每人每年发放1000元生活和产业补助资金。截至去年年底,延安扶贫移民共搬迁2.24万户、8.8万人。
 
  暴雨之后,延安即启动了避灾移民搬迁规划。郝润平说,避灾计划总结了去年持续强降雨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政府从根本上消除百姓的居住安全隐患。从2014年至2018年,延安要完成23.1万户共80.86万人的避灾搬迁安置。避灾移民搬迁要实现“四告别”:告别窑洞、告别高边坡、告别窄沟、告别地质灾害多发地带。
 
  郝润平介绍说,避灾移民搬迁和过去有很大不同。“我们提出进城、进镇、进社区,不能像过去那样就地安置,必须把安置点选在没有地质灾害的地方。建设形式也有变化,多数是4层以上楼房,而不再是平房,因为没有那么多土地指标,必须节约土地。”
 
  包括延安市市长梁宏贤在内的当地官员都表示,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在延安历史尚属首次。长期致力于延安窑洞研究的延安政协副主席郭必选坦言,80万人告别窑洞,将是延安人生活方式的一次革命,也是延安社会风貌的一次巨变。
 
  而要让如此多群众搬出窑洞,总投资预算高达363.88亿元,延安今年将投资900多亿元进行安置房建设,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让当地窑洞居民彻底告别窑居生活,仅保留部分窑洞用于观光旅游。
 
  延安市发改委副主任薛宏斌说,延安城区呈“Y”字形布局,城区近一半人口(30万左右)住窑洞,人口密度很大。在几十年前,延安干旱少雨,窑洞的安全隐患没有暴露出来,而现在延安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多雨或强降雨天气不断增加,居住窑洞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下山进城已是大势所趋。
 

延安宝塔区河庄坪镇河庄坪村的安置新房
 
        窑洞文化将长存 每年都可回窑洞住几天
 
  记者先后走访了延安富县、延长县的多个村居,多数群众对搬出窑洞表示支持。谭家河村村民八旬老太李福花告诉记者,窑洞中尽管冬暖夏凉,但光线太暗,并且屋内潮湿,卫生条件也很差。“做饭、睡觉都在一间屋,油烟全都在窑洞里,飘不出去,晚上睡觉都感觉被子黏黏的。”老太太说,住了一辈子窑洞,她也想住住楼房,体验一下城里人的好日子。
 
  村民赵福芝也表示,她也很想搬出窑洞,但他最担忧的是交不起住进新房的那部分钱。
 
  同时,对一些上了年龄的老人来说,要搬出居住了一辈子的窑洞,留恋和怅惘自然难免。赵春生最近就为劝服父亲赵三牛搬出窑洞伤透了脑筋,赵三牛喜欢住的地方周围有山有水,也习惯了住窑洞、睡土炕,听说要搬进楼房住,任儿子怎么劝也不听,每天躲在窑洞里抽旱烟。
 
  此外,这项轰轰烈烈的“下山进城”运动也引发了一丝担忧。延安市一位政协委员就认为,延安窑洞是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
 
  而郝润平则澄清说,外界还存在误解,以为群众从窑洞中搬出,以前的窑洞就要拆了,其实不是如此,老区群众进城住了,老家的窑洞依然在,“农民每年回老家住上几天窑洞,也还是可以的,延安的窑洞文化不会消失。另外,农民进城后,你的耕地、宅基地全部都保留,农民的后路没断。所以,我们用5年时间,给农民一个适应的过程。”
 
  怎样搬、搬去哪?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如何安置?郝润平说,老区群众从窑洞中搬出,是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的。采取整村组搬迁集中安置、分散搬迁集中安置和特殊人群集中供养安置三种形式。70%的搬迁群众向中心市区、县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示范社区集中安置;30%的搬迁群众向交通方便、产业相对集中、规划建设的避灾移民搬迁安置点集中安置;另外,智障、残疾、五保户和孤寡老人等在政府集中供养机构免费安置。
 
  针对农村居民担心的新房“住不起”问题,郝润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楼房要1500元/平方米,100平方米,按照扶贫移民搬迁,最大限度能补到8万元,农户自己还需要出10万元。而避灾移民搬迁则采取3种户型,有60、80、100平方米三种户型,由农民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自选。如果建平房的话,一间平房要2万~3万元,建4间也要12万元,除去补贴的3万元,农民自己还需要出9万元。特别贫困户,还能多补助1万元。为了保证农民出得起钱,政府还提供70%的贴息贷款。
 


延安枣园镇上砭沟村窑洞搬迁安置点
 
        削山建新城 城区面积将是原先两倍 人口增加40万以上
 
  伴随着当前声势浩大的搬迁运动,延安市政府决定用3至5年时间“削山、填沟、造地、建城”,在规划面积7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成容纳40万人以上的延安新城,其面积是延安现有城区面积的两倍,其中包括窑洞居民的安置房。
 
  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说,延安上山建设新区属于“逼上梁山”。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安市区沿着狭长河谷地带发展布局,属典型的“线”型城市。延安市中心城区现有人口50多万人,建成区面积仅为3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近1.39万人,中心区人口密集程度甚至不亚于一线城市,这导致了公用配套设施配置严重不足。
 
  作为国内首个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岩土工程项目,外界也对施工合理性和安全性提出过一些隐忧。延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锦刚表示,新城在建设前请国内顶级专家进行了论证,所有问题都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
 
  窑洞研究专家
 
  告别窑洞是延安一项立足长远的民心工程
 
  延安市政协副主席郭必选长期以来从事窑洞研究。他表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而城区人口高度集中,所以要拉大城市框架,上山建城,而这就需要群众搬出窑洞,整合土地资源。
 
  过去陕北群众住窑洞,是因为十年九旱,就算在平地上建的窑洞也不会坍塌。但去年的暴雨让很多几百年没倒塌的窑洞都塌了。所以,延安采取果断措施,让百姓逐步搬出窑洞。很多农民一开始还有些想不通,但后来证明,搬出窑洞救了成千上万人的命,很多人前脚把他拉出来,后脚窑洞就塌了。他认为,让80万老区群众搬出窑洞,是延安立足长远的一项民心工程,是事关延安这座革命圣地前景的大事。
 
  “很多农民不相信,我的窑洞住了几十年没塌,现在会塌?但随着地质和气象条件的变化,陕北人搬出窑洞,是时候了。”郭必选说,当前城镇化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大势所趋,延安也要顺应这个大形势,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区群众要潇洒地告别窑洞。
 
  郭必选同时表示,搬出了窑洞,窑洞的魂不能丢了,中国文化的根脉不能忘记。“陕北人对窑洞的留恋,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天时的变化,要与时俱进。但黄土文化中的精神,我们不能丢掉。”

http://news.hsw.cn/system/2014/03/11/051876980_03.shtml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魅力打通致富之路——红色旅游全域旅游带动延安脱贫
  • (脱贫攻坚)一颗小苹果,种下大希望——品味延安脱贫中的果
  • 陕西省委常委姜锋在延安市调研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 陕西延安“厕所革命”采访见闻
  • 西安发往延安、宝鸡等线路部分列车受灾害影响停运
  • 陕西省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推进会在延安召开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