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空间载体和关键要素。12月7日,在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雷鸣雄对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开展的事项工作进行了全面介绍。
摸清全省国土家底加快构建规划体系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历时3年实地查清了陕西全省的国土利用情况。数据显示,全省耕地4401.51万亩、园地1821.01万亩、林地18714.02万亩、草地3315.49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76.74万亩,夯实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基础。
省自然资源厅根据《关于加快建立并监督实施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实施意见》,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顺序,以2020年现状耕地4396.01万亩为基数,划定我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为4327.56万亩和3379.43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332.93万亩,保持了总体稳定;按照现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全省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122万亩,同时在城镇开发边界以外,也为未来实施的交通、能源、水利和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预留了发展空间。创设性提出文化空间,推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陕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构建“一群两屏三轴四区五带”全省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到2035年规划期末,达到生产空间张弛有度、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把握尺度、文化空间彰显厚度,实现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优化总体目标。
服务高质量项目建设加强资源要素保障
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全省共审批建设用地125.97万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引汉济渭工程等一大批中央和省级重点项目加快落地。今年以来,省自然资源厅精准出台落实稳经济16条保障措施,指导省级重点项目规范纳入过渡期国土空间规划,保障规模达到40.77万亩;全省预审建设用地5.73万亩,审批建设用地14.58万亩(其中省政府审批11.46万亩,国务院审批3.12万亩);西延、西十高铁再次获准自然资源部先行用地,西康高铁获准自然资源部分段报批用地。
雷鸣雄表示,截至目前,全省用地供应量20.22万亩;620个省级重点项目,已保障用地530个,保障率为85.5%。在国家给予每个脱贫县用地指标600亩基础上,我省另行追加100亩指标,专项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振兴项目。近年来,持续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建煤矿39个,释放优质产能1.49亿吨;挂牌出让煤炭矿业权8宗、出让资源量13.05亿吨。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营商环境再提升
为全力推动美丽陕西建设,省自然资源厅出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目前秦岭区域完成169个退出矿业权矿山恢复治理0.41万亩、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0.98万亩、完成生产矿山恢复治理1.81万亩。同时,持续落实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保护“四区四策”,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另外,在提升营商环境方面,陕西实现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业务不断优化;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宅基地使用权已登记发证551.9万宗,切实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创新推行地质灾害防治闭环管理模式,保护好群众生命安全;持续开展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整治、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行动,筑牢矿山安全生产底线。(记者龚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