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摇啊摇, 摇到天大黑 补货!千斤元宵两人摇出来
现场摇得没有卖得快
大西北网3月6日讯 “桂花味的还有没有了?”“正在摇呢,要多少?”“七八个客人都要呢。”昨日16时左右,在乌市新市路二食堂加工坊的操作间内,30岁的谭波一边扯着嗓子回答前厅,一边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谭波抓着形似笊篱的筛子,迅速摇着盆里的元宵,元宵隔着筛子在不锈钢大盆中不断翻滚。“马楠,我这儿又摇出了一公斤,你呢?”
当天从早晨九点多,就有人来买元宵,一天当中出现无数次断货又及时补上的情况。这样的场景,店主马彦春再熟悉不过,自2002年至今,每年元宵节前,全家人都要加班加点做元宵。
整个加工坊有120平方米左右,30平方米的制作间是后堂,90平方米的前厅售卖制作间出炉的各种食品。平时,制作间还用于烤火烧、炸馓子等,但从元宵节前一周开始,这些店里平日的主打产品全都得“靠边站”,给摇元宵腾出地方来。
制作间的中间摆着两个宽1米长3米的案台,谭波用一个,马楠用一个。谭波的台案上正前方是摇元宵的大盆,旁边一侧的长方形大铁盘里装着一个个小小的四方形馅料块,左手旁是他和马楠共用的水盆。马楠的台案也是同样的配置。两人身后还有5袋20公斤重的糯米粉,从早晨八点到现在,已经有15袋糯米粉被他俩“摇”完。
用筛子从铁盘中舀一些馅料块,放入水盆中浸一遍水,将周身沾满水的馅料块倒进盛有半盆糯米粉大盆中的筛子,快速摇动。一层糯米粉裹完后,8种口味的馅料已经没了棱角,这就是元宵的雏形。
沾水,回盆,摇动,裹粉,四个步骤算一个过程,将这个过程反复20次,一个四四方方的馅料才能变成一个圆滚滚的元宵,而一个筛子每次可以摇20颗元宵,约合半公斤左右。
“快快快,黑芝麻的卖完了,再摇一些。”“什锦的也没了。”谭波和马楠兄弟俩像两个高效率的机器人,手下的元宵在筛子里飞了起来,但还是敌不过前厅客人的购买量。“我来摇,你歇歇。”马彦春接过外甥谭波手中的筛子,和儿子马楠两人一起摇元宵。前厅也忙得不可开交,一拨又一拨的客人仿佛是龙卷风,只要来一次,就会将刚从后堂端来的元宵统统“卷”走。
故事
7天摇出3.5吨
二食堂加工坊是个家族式的店面,老板娘林翠娥介绍说,老乌鲁木齐人都知道清真第二食堂,也就是“二食堂”。1954年成立的二食堂于2002年破产,为了不让这种以手工制作而闻名的传统制作方法丢失,林翠娥和丈夫马彦春开了这家二食堂加工坊。
“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大姐和已过世的父亲都是原二食堂的员工,我对二食堂这块牌子特有感情。”林翠娥说,店员除了他们一家三口外,平时二姐和弟弟也一直在帮忙,赶上元宵节,全家人齐上阵才能忙得过来。
从早晨8点到晚上7点,谭波和马楠两个主力摇元宵,晚上7点以后,馅料基本用完了。这时候,林翠娥就和二姐林瑞娥开始制作馅料。以黑芝麻馅为例,将洗净的黑芝麻放进烤箱烘干然后打碎,和入白糖和植物油做成团,再用特制的模子压制成型,最后切割晾干。每个模子压出的馅料重两公斤,从晚上七点到凌晨零点,可以做出40个模子的馅料,重约80公斤。
由于人力有限,马彦春还特意买了一台电动摇元宵机,但机器效率远远不及手工摇的速度,摇出的元宵只占总量的十分之一。20袋糯米粉重400公斤,馅料80公斤,再加上滚元宵的水,元宵节前每天摇出并销售光的元宵合计总重约500公斤,连续7日差不多都是如此。3.5吨元宵,平均每公斤40个,一个元宵节过去,加工坊共生产了14万个元宵。而在平日里这家店每天基本只能售出20至30公斤。
回忆
十年前用簸箕摇
据马彦春回忆,十年前,摇元宵这种事情是他亲自出马,那会儿用的还是大簸箕,一个簸箕摇出60公斤元宵,晚上回家感觉胳膊都不是自己的了。
如今摇元宵的重任落在儿子马楠身上,从早晨到下午5点,马楠只吃一顿早饭,午饭根本没时间吃。他笑称:“回到家累得连晚饭都不想吃,洗漱完倒头就能睡着。幸好元宵节的元宵热也就是这一周,否则非得累垮不可。”
看着马楠手底生风,记者也尝试了一下摇元宵,没想到看似轻巧的筛子却重约2公斤,没有他们兄弟二人七八年的经验和力道,还真是费了劲还不出活。
■顾客说
很多顾客都是奔着二食堂的名号和“手工”二字来的,马金平就是其中之一,他专程驱车从铁路局过来买了十公斤元宵。“这里的元宵都是手工的,没有添加剂,价格也公道,口味特别多,有芝麻、花生、桂花味的,还有水果味的,混在一起煮上一碗别提多好吃了。”马金平说。
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5-03/06/content_4807440_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