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527对新人“七夕”领证

时间:2015-08-21 08:36来源:大西北网-亚心网 作者:张冬梅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昨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乌鲁木齐新人扎堆领证,截止到当日17时,乌鲁木齐市共有527对新人登记结婚,超出平日领证数4倍多。

昨日早晨8点多,沙区民政局门前已排起了长队,29岁的刘峰拉着女友周佳的手,等待着队伍一点点靠近婚姻登记处。当领上结婚证时,周佳笑着说:“总算把自己嫁出去了。”刘峰告诉记者,因为担心七夕扎堆领证,他俩不到7点就起床了。

当日上午,沙区结婚登记注册大厅内人满为患,工作人员忙着指导新人们填表按手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是农历的七夕,所以来领结婚证的新人特别多,工作人员表示,为了完成新人们“七夕”领证的愿望,他们会加班完成工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有寓意的日子领取结婚证。其中,2008年8月8日,首府有1227对新人领证,创下了1950年《婚姻法》颁布之后乌市单日领证数量的最高纪录。同时,西方情人节2月14日、寓意“我爱你”的5月20日等日子,也纷纷成为新人领证的高峰日。

网民晒民国时期结婚证刷爆朋友圈

民国时期牵卿手一纸婚约到白头

亚心网讯(记者余梦凡)七夕节,微信朋友圈被秀恩爱刷屏,有人晒出了男友送的玫瑰花,有人晒出了甜蜜合影,有人晒出了包着1314元的红包,网民武甜甜晒出的一张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刷爆了朋友圈。

28岁的武甜甜出生在伊犁,目前在上海工作,这几天正在库尔勒出差。选择在七夕发这张结婚证书,有她特殊的心意:“这是回姥爷家看到的,就拍了下来。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秀恩爱,但在我看来,姥姥和姥爷带着民国时期的结婚证走过的这些岁月,才是经久不衰的爱情。”

 
图由武甜甜提供
 

在武甜甜的朋友圈发出之后,有将近40个点赞,大家毫不吝惜赞美之言,表达出最真实的感受。“这样的结婚证书才是真的高大上。”“好文艺的感觉,真幸福。”“朴实无华,字里行间牵手一生的情景仿佛跃然眼前。”还有朋友调侃:“这是文物,要好好收藏才是。”

这张结婚证书的四周是美丽的龙凤和祥云的图案,正上方写着“结婚证书”4个红色繁体字,正文除了证词,还写有男女方的姓名、籍贯、出生时辰、介绍人、证婚人、主婚人的名字,证书上盖有印章。结婚人是魏宽和刘秀芳,结婚典礼举办地是迪化西北饭店、举办时间为中华民国38年(1949年)9月11日中午12时。

结婚证书保存完好,没有褶皱和缺角,老人对其珍视程度可见一斑。令人遗憾的是,刘秀芳老人已于3年前去世,在伊宁生活的魏宽老人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我今年83岁,如果老伴还活着就81岁了。结婚的时候我17岁,她15岁,她跟着我,从乌鲁木齐搬到阿勒泰,从阿勒泰搬到伊宁,从银婚走到金婚,从金婚走到钻石婚。”老人思维清晰,声音洪亮地说,“我们共同生活了63年,从没红过脸,很多人问我幸福的秘诀,嘿嘿,其实哪有啥秘诀呢,就是互相谦让,不计较小事。”

老人说,当时流行三媒六娉,结婚不用双方亲自去民政局登记,这张结婚证书是朋友帮着办回来的。

“这是我见过的民国结婚证中最精美的一张。”自治区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侯世新说,可从龙凤、变体祥云、梅花、牡丹等象征着中华传统美好寓意的图案看出它的艺术性。

侯世新告诉记者,那个年代的结婚证之所以将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都一一写上,一方面是讲究媒妁之言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含有一种新人认真对待婚姻的严肃,宣告他们对婚姻的虔诚和尊重之心足以经得起大家监督的意思。

不同年代的结婚证

 
 

七夕红包满天飞真金白银表心意

亚心网讯(记者刘昕)昨天是传统节日“七夕”,也是中国自己的“情人节”,除了情侣们大秀恩爱以外,单身男女们也通过在微信里发红包的方式一起过节。

“我大清早就在同学群里收获了一个5.2元的大红包!”昨天,家住乌市恒大花园小区的王梓晨说。在她看来,在如今这个分分钱红包漫天飞的时代,能收到一个5.2元的红包,是件很开心的事。

红包上写着“七夕快乐”,虽然王梓晨还是单身,但是能有朋友发的红包助兴,这个七夕也算是挺开心的了。

26岁的单身姑娘左思思本来计划七夕和朋友一起过,但没想到临时被安排去外地出差。

左思思说,七夕零点刚到,她便在闺蜜群里给大家一人发了一个5.21元的红包,意思是“我爱你”。“其实,我发给她们,她们也会再发给我,就是大家相互娱乐一下,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数字,表达自己的感情。”左思思说。

单身男女们在微信上发得不亦乐乎,情侣和夫妻们也丝毫不甘示弱。怀孕9个月的张女士正在家休产假,她也收到了老公520元的七夕红包。“满足一下自己小小的虚荣心,小小的浪漫一把”。

对于微信发红包过情人节的现象,单身青年和情侣们大多表示,主要还是图一个乐子,大家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减减压,消遣一下,也挺好的。

□背景资料

七夕情人节穿针乞智巧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汉代开始,便有穿针乞巧的习俗。元朝《元氏掖庭录》中记载:“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和春节、清明、端午等节日一起作为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武警兵团总队“五好”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 解读《乌鲁木齐市2019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 乌鲁木齐“煤变气”工程有序推进
  • 2019新疆创业创新大赛在乌鲁木齐启动
  • 乌鲁木齐畅通工程陆续开工
  • 2019新疆二手车流通行业年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