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哈萨克双语班里的汉族老师
大西北网讯 9月8日,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高一(24)班全体同学将高平英老师围在中间,庆祝教师节的到来。王畅彤 摄
9月8日,在乌鲁木齐市101中学高一(24)班,一堂国语课正在进行。讲台上,几名同学在黑板上用“步履”“叱咤”等词语造句,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这是一个欢乐的集体,同时也是一个特别的班级。这是一个哈萨克双语班,班里41个孩子大部分是来自新疆各地州的哈萨克族学生。而这个班上,只有一名汉族同学张振华和一名汉族老师高平英。
49岁的高平英是班里的国语老师,从1991年任教至今,是整个米东区哈萨克双语语系中学里国语学科唯一的汉族老师。张振华来自永丰乡,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哈萨克族朋友,因此中考时他选择考进101中学的哈萨克双语班,成了班里唯一的汉族学生。
高平英在课堂上从不给学生压力,而是更多地寓教于乐,将复杂的知识点优化为最适合学生吸收的方式,这种授课技巧与她的从教生涯有关。
1991年9月,大学毕业的高平英到一所以哈萨克族学生为主要生源的中学任教,也就是原来的“哈萨克中学”。在这所学校里,汉族学生很少见,汉族老师就更少见了,但高平英却有她的优势,那就是:曾在哈萨克语学校读小学、中学,能说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
回忆起当初学哈萨克语,高平英说,她的父母很早从甘肃来疆,家中以放牧为业,在草场上,她熟悉了牛羊骏马,也耳濡目染地对哈萨克语有了最初的认识,她和哈萨克族朋友一起学习、成长,后来出于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憧憬,她考入新疆师范大学继续学习语言。
“凡事一定非要努力做到最好”是高平英的座右铭。在所有哈萨克族老师中国语说得最好,在全部汉族老师中哈萨克语掌握得最牢。凭借这个优势,高平英对于语言教学得心应手,并总结出了很多语言学习中的技巧,结合学生最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教学,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有效果,很快她就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学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多交流,就像交朋友,聊的多了,自然就熟悉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喜欢什么我也会去学。”高平英说,很多哈萨克族学生在学国语时,一是不敢说,二是没有语言环境。在哈萨克中学任教的几年,高平英同时担任着班主任,每天课下她都会主动找学生谈心,聊彼此的爱好,所以班上的学生国语水平提高很快。
2005年9月,哈萨克中学合并到当时的米泉一中成为一所民汉合校,也就是现在的市101中学。
学校的合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平英说,那时候很多少数民族国语教师出现教学上的瓶颈,她带头找资料、查文件、优化课程设置,和别的老师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国语既是一种工具,也搭起了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的桥梁。”高平英说。(王畅彤)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