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3月25日12时许,54岁的王学利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轻点鼠标,打开PPT,投影幕布徐徐展开——“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几个鲜红的大字映入眼帘。“同学们的理想是什么?”他抛出问题,开门见山地引入授课主题。
王学利是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他所教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前不久,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并发表重要讲话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王学利有幸作为代表参会并发言,令全校师生引以为荣。
励志有为
从农田走向大学讲台
从事思政课教学30年来,王学利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他常说:“教学就像农民种地,一个老师不给学生上课就像农民荒了土地,教研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王学利出生于玛纳斯县兰州湾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82年高考落榜后又遇到家里发生变故,为减轻家庭负担,他放弃学业,回家种地。
因从小学习成绩突出,1984年秋天,王学利在初中班主任老师的引荐下,成为兰州湾镇一所村中学的语文代课教师。当老师,让王学利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
1986年,王学利考入昌吉师范专科学校(现在的昌吉学院)就读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后,他成为兰州湾镇中学政治课老师。2003年,他来到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思政课教学工作。
“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青年学生如果被宗教极端势力洗了脑、拉下水,前途就毁了!”王学利坚持用心讲好每堂课,把爱国爱疆的情怀融入到每堂课中,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对症下药
创新专题化教学模式
课堂上,王学利引导学生要把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树立与新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3月25日,他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坚定理想信念”章节时,引导大一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并利用微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王老师的课不仅内容丰富,还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且教学方法也很‘潮’,我们都特别喜欢听。”对于王学利讲授的思政课,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分院大一学生阿布都艾尼·巴特尔说。
在最初的教学工作中,王学利也曾碰过壁。班上曾有学生为了看一场足球赛而不上思政课。通过课后交谈和问卷调查,王学利了解到学生们对故事性的东西感兴趣,对纯理论的教学感到枯燥。
“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用心的教育才能打动人,思政课教师要做大学生的青春引路人。”找到了问题所在,王学利对症下药,以学生喜欢听故事为切入点,创新了“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式专题化教学模式。
头雁领飞
让思政课更具亲和力
“新疆高校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2017年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王学利获得荣誉虽然多,但是在教学科研的岗位上从不懈怠。
目前,王学利正带领骨干教师团队以学院研发的“壹网情深”自治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移动学习平台为依托,打造全国思政教学精品课程,让优质课程实现资源共享。此外,他还创新了高职院校日常教育新模式——开设德育活动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化、生活化,并在全疆职业院校推广。
据了解,王学利担任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短短3年,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理论、参与课题研究,先后指导10余名年轻教师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学院已成为新疆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中的领头雁。
教学之外,王学利仍然奔忙不停,把先进的思政教育理念“火种”播撒在更广阔的土地上:近10年来,他带领新疆职业院校德育科研团队,每年负责思政理论课送教下乡;受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委托赴内地高校开展“去极端化”宣讲活动……
“与总书记的对话、握手使我倍感温暖,让我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我们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王学利表示,他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提高亲和力和针对性上下功夫,加强教学研究和创新,让更多学生在思政课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获得放飞人生梦想的思想力量。
(责任编辑:张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