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库车县齐满镇甬库团结村村民王明银(左一)与买买提·阿皮孜(右二)两家人在春耕生产中互相帮助,劳动间隙话家常。
4月的库车县齐满镇甬库团结村,依依杨柳与团团梨花相映,一排排新居与一间间商铺相连。
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甬库团结村经历了四代人。时光的列车载着每一代人,驶过一座座里程碑。
从一棵树到一个村
甬库团结村,原来叫作“莫玛铁热克村”。这两年,受益浙江宁波无私援助,改名“甬库团结村”。
莫玛铁热克,意为“一棵树”。4月11日,甬库团结村66岁的村民买买提·阿皮孜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附近有几户农户搬到这里时,高低起伏的戈壁沙包间,只有孤零零的几棵白杨树。
1961年,兰新铁路基本建成后,不少铁路工人响应国家号召,成为村里第一代人。当时,村民王明银的父亲王金玉等上百人拖家带口,来到这里开荒种地。不同民族的村民,挥着坎土曼,平整土地,修建大渠,引水排碱。
买买提清晰地记得,他和发小王明银等人小学毕业后,便挑起箩筐跟着父母干活。
“那时,大人们每天挣七八个工分,我们每天三个半工分。”头发花白的王明银经常和买买提聊起往事。
1982年,孙成忠在甘肃永昌老家的大哥,赶着马车带着家人来看望孙成忠一家。大哥看到在沙漠边缘种地太艰苦,种粮食产量又低,便劝孙成忠回老家种地,孙成忠没有同意。
4年后,孙成忠往内地销售红枣路过老家。大哥得知孙成忠通过种棉花和做生意,在村里率先买了电视机和自行车,村里不少村民翻修了房子,肯定孙成忠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从“贫困村”到“样板村”
3A级景区、脱贫攻坚“样板村”、幸福的“民族团结村”……今天,甬库团结村的名气越来越大、荣誉越来越多,让村民倍感自豪。
甬库团结村党支部书记孙志宝,是孙成忠的儿子、村里第三代人。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他,尝过贫穷和富裕两种截然不同的滋味。
“1985年,村里没有电,我父亲买来发电机,栽木头电杆,邻居们一起分摊电费。”孙志宝回忆。他家买来电视机后,邻居们都来看,家里坐满了人。
“1986年,家家户户装了压水井。我们不用跟着父亲去涝坝拉水,大冬天取冰了。”同为村里第三代人的苏吾尔·买买提说。
第三代人不再是上几年学就回家劳动,他们在村里上完小学,便到12公里外的齐满镇中学就读。
1997年,村里结束了无电历史,并通上了自来水。第一代人刘书贤看到一些年轻人骑摩托车去赶巴扎,感慨地说:“我们刚来时,连马车都没有,土路坑坑洼洼,从齐满镇走了几个小时才到这里。”
孙志宝大学时学的是日语,毕业后到天津市一家国际旅行社工作。2008年,当他的事业风生水起时,毅然辞职回到了村里。
“父亲给我打电话,想带领乡亲种植红枣脱贫致富,但缺帮手。想到改革开放后新疆发展迅速,家乡处处都在变化,我认为村里的发展机遇并不差。”孙志宝说。
与此同时,苏吾尔等一些年轻人开始外出就业创业,很多出去的人年收入远远超过了在家种地的收入。但孙志宝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党的十八大后,国家各种政策向农村倾斜,农民尤其是南疆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被村民们推举为“领头羊”的他,带着大家增收脱贫,大显身手。
从合作社到“一家亲”
从单一种粮食,到种棉花、栽果树;从零散养殖,到成立养殖合作社;从外出旅游,到在村里发展旅游。党的十八大之后,甬库团结村的变化日新月异。
王明银和买买提搭伙干活多年,他夸赞买买提:“分产到户后,你跟我学种棉花。后来你棉花种得比我都好,牛也养得好!”
“这都是党的政策好!”买买提笑着说。
买买提身着印有“甬库团结村”字样的深蓝色工作服,这是村养殖合作社成员的身份标志。去年以来,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在这个村投入上千万元,启动村办企业、特色养殖场、百亩瓜园等工程。
村民马木提·艾地热斯是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2017年,他家养了30头牛。他并不满足,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吸纳更多贫困户就业。
在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的帮助下,村里筹建特色养殖场,马木提成了养殖场的带头人。现在,村里已经有两个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户一策、精准扶贫,让甬库团结村31户贫困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了脱贫。去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10900元,今年预计将达12000元。
王明银和买买提都有几个孙子孙女,老哥俩一起帮子女带孩子,一起去幼儿园接送孩子。这些孩子是村里的第四代。
学校放假时,王明银和买买提都会叮嘱回家的孙子孙女:现在是一代比一代好,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搞好“民族团结一家亲”,要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责任编辑:龚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