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10月19日消息,近日有媒体以《44城自来水检出消毒副产物,或致消化道癌》为题刊登报道,报道援引清华大学的一项课题研究:
历时3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在全国23个省、44个城市和城镇、155个点位采集了164个水样。水样涵盖水厂出厂水、家庭自来水和水源水,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一次调研。
研究人员检测了自来水样中当前已知的全部9种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其中NDMA(亚硝基二甲胺)是亚硝胺类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
该报道在网上引起“喝自来水会不会致癌”的争议,一时间引起了恐慌。对此,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贾卫列表示,某些媒体过度解读,“自来水致癌”属耸人听闻。含亚硝胺的自来水消毒副产物对健康无明显影响,公众无需为“喝自来水会不会致癌”担心。
1、自来水中为什么会有亚硝胺?
亚硝胺类化合物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判定为2A类致癌物,即“动物致癌证据明确,但人类致癌证据不充分”。此外,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硝胺类化合物与消化系统癌症有较明显的相关性。
听起来有点吓人的样子,那为什么自来水中会有亚硝胺类物质呢?
亚硝胺是自来水消毒的副产物。自来水厂消毒通常会使用含氯消毒剂,在氯的作用下水中的少量污染物会变成消毒副产物,其中部分有机氮化物可以变为亚硝胺类物质。
氯是最廉价且相对安全的消毒手段,多年来始终找不到它的替代品,因此亚硝胺等微量消毒副产物也无可避免,世界各国无一例外。
目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包括亚硝胺在内的自来水消毒副产物并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影响,但是如果不消毒,带来的危害可能更大。
WHO(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指南也持同样观点。
2、水中的亚硝胺危险吗?
既然目前的自来水中不可避免地会含有亚硝胺类物质,那么我们就来关注一下剂量。
本次清华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自来水中 NDMA 的平均浓度大约是11ng/L
华东、华南地区,家庭自来水中的 NDMA 平均浓度大约在18ng/L 左右
长三角地区的家庭自来水中 NDMA 的平均浓度为28ng/L 左右
(注:1ng/L,万亿分之一,即0.0000000000001)
那么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呢?说明这些自来水都不能喝了吗?
虽然自来水中的亚硝胺是一个研究热点,但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针对它制定了标准。比如美国加州制定了一个特别严苛的标准(10 ng/L),如果用这个标准衡量,中国自来水有1/4左右超标。
但是看看别的标准:
加拿大卫生部的指导值是40ng/L
澳大利亚的指导值是 100ng/L
WHO 的指导值也是 100ng/L
如果用这些标准衡量,本次清华大学的调查中仅有极个别样本超过澳大利亚或世卫组织的标准,而超过加拿大标准的只占7%左右。
如果按照世卫组织的标准,这次检验中绝大多数水是安全的。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亚硝胺的自来水消毒副产物对健康没有明显影响,相反,不消毒给人带来的危害更大。
3、长三角地区样本为何含量最高?
清华的研究人员在长三角某县城的龙头水中检出了全国 NDMA 的最高浓度,是 44 个城市中唯一超过世界卫生组织 100ng/L 标准的。
这归根结底,是源头污染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虽然自来水中的亚硝胺确实有一部分是消毒的副产物,但只要严格按标准来,这是可控的。而这次的研究发现,自来水厂如果以河流作为取水源,则 NDMA 浓度明显大于取自水库或湖泊水源的。这是由于湖泊和水库的水系相对封闭,不易受上游污染物的影响。
长三角地区处于长江干流的末端,上游的污染物不断积累并汇聚于此,加上本地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污染排放多,最终导致了这一地区自来水中亚硝胺类物质偏多。
4、我国的自来水安全吗?
我国现行饮用水标准为2007年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和欧美、日本等国饮用水标准。这套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在发展中国家处于前列。
尽管与发达国家的自来水供应存在差距,但我国自来水的水质是有保障的。在实际操作层面,自来水厂严格依据《标准》规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水厂会停止出水;一旦水厂不能保证出水符合国家标准,会停止出水。可以负责任地说,目前自来水厂的出厂水质是完全符合安全标准的。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池。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
当然,水厂出水一般符合标准,但输水管网、二次送水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无法回避。自来水水质距离直接饮用仍有较大距离,自来水中出现铁锈、有味、颜色发黄发黑的情况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工业过快发展产生的污染有加重趋势,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非常严重,使可供人们使用的优质水源不断减少;自来水厂的现有工艺不能完全去除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等,氯消毒又带来副作用。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贾卫列表示,彻底解决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从国家层面看,应加快治理水污染的力度,制订更为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从企业层面看,尽快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自来水厂和输水管网的改造,同时完善环境信息披露,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从公众层面看,应该重视安全的自身防线,如安装必要的净水设备、参与自来水供应的监督等。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