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若想赚钱不得不看的一篇文章

时间:2016-09-14 10:29来源:大西北网-微信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最爱“快进”,狂点“刷新”。  
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  
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  
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  
坐飞机,最好是直航。  
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  
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  
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  
排队,最好能插队。  
可以快,就决不能慢。  
现在的我们急不可耐,焦躁不安,所有的一切可能都是因为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不乐观造成的,特别是在如今转型升级这个比较敏感的时间点,很多人对投资什么更是感到无所适从,未来什么最具投资价值?我们来聊聊。  

最近这段时间,网上很多50后、60后的朋友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突然有一种不安全感,有一种陌生感?”  
个人感觉应该是社会转型升级带来的不适应吧,过去的两三年,中国的很多产业都在发展,但互联网与金融两个产业却是以前所未有的颠覆态势冲击着制造业与服务业,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不少的波动。  
未来会怎样?自己的财富能否保值增值?相信不少人都在心里默默问过自己吧。  
我们以一种结构性的方式来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我们口袋中的钱是从哪来的?  
第二,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我们的企业经历了什么?  
第三,过去二三十年间,我国的财富发生了怎样的波动?  
第四,我们怎样走到今天,面向未来我们会有哪些可能性?  

钱从哪里来?  

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高达7.4%,赚钱的方式也经历了从“吃穿用”到“房贸网”的转变,伴随而来的是中国从全球经济体第八位到第二位的跃升。如今在中国执牛耳的那部分企业也是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会,顺应趋势的发展,分享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我国经历了哪些产业周期?  

1978年到1997年为第一个周期。  
在这二十年中,中国经历了由重工业经济到轻型经济的转变。在这20年中,中国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吃,穿、用这三方面,通过食品、保健品、饮料、纺织、家电等行业赚到了钱,中国的经济也由短缺变为了过剩。  
翻看今天中国的著名品牌,90%以上是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在这个产业周期中只要进入到这三个行业中,付出应有的勤奋和努力,扩大产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赚钱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关注世界华人成功学权威陈安之老师官方微信:CAZ3831  
198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为第二个周期。  
为应对危机,东南亚各国疲于奔命,作为近邻中国也受到了波及,中国政府也出台了许多产业政策。其中最著名的政策就是房地产政策,影响力今日的你我都有感受吧。  
1988年始,取消福利分房,推行商品房制度。1998年开始修高速路,开放了外贸的进出口自主权,报纸上出现了一个名词——中国制造。外贸对中国沿海各城市的经济影响也是从1998年开始。  
1998年开始,居民消费渐渐转变为以房地产为主,城市化建设也从以中小企业为主渐渐转移到以政府为主。  
房地产和城市化建设开始崛起的时候,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包括煤炭价格、钢铁价格等等,这使大量资本进入到产业的上游领域,中国的产业开始从轻型结构调整为重型结构。  

1998年到2014年为第三个周期。  

1998年到2014年,长达16年的时间,出现了中国制造“席卷”全世界的过程,外贸大幅度增加。  
作为从完全的内向经济转向外向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型,1998年以后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就是互联网经济。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中国一些非常重要的互联网企业,比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等,都诞生在1998年的二季度到第四季度。  
这三个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景象。过去16年里面,你只要进入到这些行业——比如房地产行业或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能源行业、外贸行业或互联网行业——就可以赚很多钱。这些行业替代吃穿用三个行业,形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地产的盛宴。从1999年开始,中国富豪榜前100个富豪里面,有60个左右是房地产开发商,这个速度一直持续到2013年,2014年开始变化。所以房地产的黄金周期已经过去了。  
但是到今天,为什么很多朋友在过去十几、二十年里面获得很多财富,在今天却觉得很陌生,觉得有不安全感?  

面向未来我们会有哪些可能性?  

如果仅仅从经济层面来看的话,长达16年的产业周期结束了,钱已经不在消费、出口、投资这“三驾马车”上了。原来靠成本和规模优势,进行重工业投资获得经济增长的逻辑结束了,GDP也不再保持8%——9%的高速增长了,回落到7%。  
未来十年,中国的产业会进入到四个新的动力区。未来的钱,至少在十年之内不会有问题,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生崩溃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问题是,过去的三驾马车模式被改变了,未来的变化全部在于新——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化。实体经济还会发展,消费产业、服务产业还会发展,金融业都在变革,新的城镇和新的城市仍然会建设。  
过去第一个周期的二十年,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们原来没有实体行业,没有家电行业。第二周期的消费出口投资仍然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原来没有出口,后来有了;原来没有城市化建设,没有高速公路,现在有了。  
未来所谓的新,指的是都有了。中国今天的制造业排在全球第一位,中国的比重达到了28%,超过了美国。  
消费,中国每年有非常庞大的几十亿消费。问题在于,并不是每个工厂都可以赚钱,未来三五年,中国的银行业和金融业变化会非常大。  
在2013年,中国还没有一家私人银行,现在我们有了四家,中国今天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有2800家,三年前一家都没有。整个金融行业都改变了,城镇化也一样。  
未来的十年,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问题在于整个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财富和投资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未来十年靠什么?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