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报:岷县抢险救援见闻

时间:2012-05-14 10:05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5月12日,医务人员运送救灾物资。本报记者郁婕


  岷县,位于我省东南部,山大沟深,自然灾害频发。


  5月10日,一场罕见的雹洪泥石流灾害再次“洗劫”了这片贫瘠的土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发生后,在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部署、组织下,一场紧张的抢险救灾战斗全面打响。


  5月的岷州大地,葱郁而悲情。走过被洪水撕裂的土地,满目疮痍。但废墟之上,处处是抢险救援人员匆忙的身影,处处是受灾群众生产自救的场面。


  信心在,家园就在!一切行动,为了我们未来的家园。


  本报记者齐兴福马国顺


  为了抢通生命线


  5月12日,岷县,晴。国道212线岷县茶埠段,几台推土机正在轰鸣作业。这是岷县“5·10”特大雹山泥石流灾害中道路受损比较严重的地方。


  灾后,大量的救援车辆从四面八方向岷县汇聚。国道212线无疑是一条最主要的生命线。


  灾情刚刚发生时,已经下班回家的岷县公路段职工杨晓平接到了紧急出发的电话。时间紧急,什么都来不及带,他开着推土机出发了。“到处是洪水,山上不时有石土滚下,但我们一刻也不敢耽搁。”当夜,岷县公路段80多名职工全部上路疏通道路。与此同时,定西公路段从漳县、临洮等县组织的120人的抢险队伍也赶到现场,紧急抢修。


  12日上午9时,杨晓平已经在道路上工作了30多个小时。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岷县公路段副段长赵振龙的指挥下,清理刚刚滑落的山石。“基本上没有休息,这边刚清理,那边又滑了下来,困了,只能在车上打个盹。”赵振龙这样说。


  此次灾害中,50个移动基站因为停电无法工作,90公里光缆毁坏,造成灾区许多地方通信中断。


  灾后,甘肃移动组织300多人的抢修队伍迅速出动,为这条看不见的空中生命线而战。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移动基站受损严重,抢修人员爬山涉水,手拉肩扛,搬运抢修器材。有的人雨靴里灌满了泥水,有的人手掌磨出了血泡,但没有人叫苦喊累。“早一分钟抢通,群众的救灾就能早一点全面展开。”带队抢修的甘肃省移动公司副总经理张致荣这样说。


  中午时分,蒲麻镇砖塔寨村不远的公路上,岷县供电公司的10多名电力抢修人员正在吃午饭。


  大饼,矿泉水,干吃方便面——灾情发生后,他们的每一顿饭都是这样,40多个小时没有喝过一口热水。“大型机械进不去,只能靠手拉肩扛,难度很大。”申都供电所所长包世清说。


  职工柳董义的家距离施工现场只有几公里远,受灾严重。灾后,他抽出1个多小时回家看了一趟,就匆匆赶了回来。


  简单的午餐只花了几分钟时间,紧张的抢修又开始了。


  救人第一,抢险第一


  “快,把病人扶好!”5月12日10时许,禾驮乡九年制学校的校园中,包雪梅正组织医护人员往救护车上转运病人。


  包雪梅是禾驮卫生院院长。灾害中,禾驮卫生院门诊部被冲毁,住院部被泥水浸泡,只能将学校作为临时医疗点。


  灾后,危重病人被紧急送往县医院,而大批轻微病人则聚集在学校的教室里接受救治。30多个小时,禾驮卫生院以及前来支援的岷县中医院医护人员没有合过眼。“病人太多,忙不过来。”包雪梅的眼中布满血丝。


  采访中,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包雪梅的家就在禾驮乡禾驮村,家中房屋进水无法居住,公婆及小孩寄宿在亲戚家中。“没啥,救人是第一位的。”灾后,包雪梅一直坚守在临时医疗点,而家人却由于通信中断无法联系。“老人和小孩在亲戚家肯定没问题,这么多病人我怎么能回去呢?”包雪梅说。


  抢险救灾一线,像包雪梅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


  蔺玉春,闾井镇干部,家中受灾严重。灾后,他回家看了一趟就匆匆赶回乡政府,投入到抢险救灾中。


  袁城江,也是闾井镇干部,洪水发生后,在齐腰深的洪水中与村民一起抢救伤员,整整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步行入村,统计灾情。


  风雪中,军民合力清淤


  救灾队伍中,子弟兵冲锋在最前面。“村里来了子弟兵!”5月12日一大早,茶埠镇的村民们发现村里来了许多武警官兵。这是来自武警定西支队的救灾官兵。“清淤泥,搬东西,啥活都干!”商店老板包全这样说。


  5月13日上午,一场雨夹雪光顾岷县灾区。天水预备役旅的官兵们冒着雨雪出现在了禾驮乡石门村。他们清理淤泥、开挖被堵塞的桥洞、帮村民清理房屋。


  队伍中4名年轻的女战士干得十分卖劲,她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清理木头的时候,王琼宇的手指头被扎破了,但她甩了甩手,继续坚持。“叔叔,喝口开水吧!”石门村中学生包爱玲等3人提着热水瓶出现在救灾的队伍中,她们拿着塑料杯,挨个给官兵们倒热水。


  13日上午10时许,风雪更大。禾驮乡政府不远处,来自甘肃预备役师的官兵们正冒雨清理街面上的淤泥。禾驮乡卓洛村的村民们组织的自救队来了,他们开着三轮车,将官兵们清理出的淤泥一车一车运送出去。“有了这么多人的帮助,我们肯定能渡过难关。”禾驮乡禾驮村村民韩五斤提着铁锨也加入到了救灾的队伍中。“信心在,家园就在!我们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另一方面,也在为他们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甘肃预备役师的一位干部这样说。


  风雪更紧,但大家干劲更足。风雪中,军民合力清淤的场面成为一幅壮观的画面,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晨报:发生重特大事故 约谈当地分管领导
  • 甘报:陇南警方破获特大跨国拐卖妇女案
  • 甘报:刘伟平在岷县舟曲县成县调研
  • 晨报:20万元“爱心暖包”温暖冬日岷县
  • 晨报:23种重特大疾病省城就医即时结报
  • 甘报:河仁基金会向岷县灾区捐3000万元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