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报道,首次采用全球征名的成都大熊猫从全球8000多个候选名字中,选出的名字“奥莉奥”引起质疑——是广告植入么?下次会不会叫“白加黑”?对此,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表示,“奥莉奥”绝无半点商业元素。
“奥莉奥”谐音“奥利奥”,而后者作为一种饼干品牌,常年在媒体上投放广告,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这一次,成都大熊猫取名“奥莉奥”,怎能不令人觉得有植入商业广告的嫌疑?
然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官员却否认了这一点,回应说“这个名字能够胜出,是由网友们投票决定的,并没有任何商业化及广告方面的合作”,是为了体现母亲莉莉和诞生在奥运开幕日的关系,才将外国网友所取名字“Oreo”中文名调整为“奥莉奥”。并且进一步解释称,也是为了照顾科研需要,便于日后在熊猫科研过程中追踪、辨识其族群谱系。
前面的理由倒也说得过去,但科研需要的说法则显然牵强,熊猫叫名字也影响科研?正如不少网友表示,“奥莉奥”名字确实不错,既有趣也很适合大熊猫。因而,熊猫“奥莉奥”与饼干“奥利奥”有没有关系,并没有太多人会在意。事实上,在商业冠名非常普遍的今天,即使有厂家果真出钱赞助冠名,其实也未尝不可,毕竟还可以借此为大熊猫的繁育科研筹集到一笔不菲的经费,何乐而不为?
熊猫“奥莉奥”和饼干“奥利奥”,谐音极容易引发联想,这一点相关机构不可能一点儿都没想到,即便“奥利奥”果真冠名赞助,其实也用不着回避,只要赞助费用于科研,做到公开透明,大家也不至于耿耿于怀。
其实,这么好一个吸引关注的机会,倘若果真没有商业元素,笔者反倒觉得可惜了。毕竟,在注意力也是经济的语境下,如何最大限度地盘活资源,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熊猫保护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简单的一个“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岂不是浪费?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