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婴幼儿奶粉关税下调不是第一次,远的不说,自2012年1月1日起,包括婴幼儿奶粉、护肤品等在内的730多种商品进行了新一轮的关税下调。按说,关税降低,洋奶粉的利益空间更大,理当相应的降价,或者说起码的保持原价,可是事实是洋奶粉不降反升,而且涨的更频繁,由每一两年就涨一次价,到了三个月提一次价地步。此次降低关税洋奶粉是否降?
真正来说,不论是洋商品还是国内商品,决定其价格的并非完全是关税,而是市场,市场需求旺,其价格就高,市场不买帐其价格自然就难以坚挺,洋奶粉能一而再的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崇洋”的心理,在这之后隐含着对国内品牌信心不足。
事实上来洋品牌并非就是那么地道,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一批进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中,新西兰“奥兰超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共26吨因碘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被退货。14个月以来,发现共有34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四分之三为婴幼儿奶粉。洋奶粉出洋相的事例并不少见。即使是没有查出的洋奶粉其优势又在哪,高在哪?是更能健身还是更为聪明?没有此方面的比较数据,只能说是凭想象,直观的从价格上来判断。
国内奶粉价格比洋奶粉便宜,虽说出现过一些问题,但都能及时就地解决,尤其是不少还远销国外,在它国也成了“洋”,但是一些人就是不买帐,宁愿“舍近求远”,喜欢“洋”字号,此种心态不能不说对国内自己的产品不熟悉,厂家推广不细,力度不够所致,没有拿出一套比较的规程,在提升消费者信心上显然孱弱。
降低关税肯定不是“让利于商”,而是“让利于民”让公众有更多的选择,假如减少关税之后,洋奶粉又重演一次不降反升,不仅消费者得多花钱,而且国库的收入也要减少,显然与减少关税的初衷难以对应。
洋奶粉减少关税即使是升,只要合法经营,无法进行干涉,但是并非就无能为力,关键是国内奶粉要雄起,从质量上下大力,赶上和超过,以质量占据市场,同时,还应加强监管,这个监管不仅是发现问题,还应有比较,内、外产品区别在那,给出一个信服的理由,不能是一本糊涂帐。(罗瑞明)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