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闭幕的广东省十一届政协一次会议上,民进广东省委提交大会提案指出:截至2012年,50所省直公办高校贷款98.69亿元,每年需向银行支付利息7亿元。
按照财政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 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高校是化债工作的责任主体。那么高校有能力还债吗?如果还不了,又该谁来替高校还债?
扩招惹的祸,还是投入不太足贷款3亿元兴建新校区,后来银行收紧不再贷款,建设资金还差两三亿,建了一半的新校区不得已停工一年多,每年还要还银行2000多万,学校叫苦不迭。发生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身上的尴尬,实际上是目前广东很多省属高校面临的困境。2008年以来,由于扩招和评估的需要,广东省部分高校新增了贷款,截至2011年6月,很多省属高校都各有3亿到5亿元不等的欠债。
高校为何普遍欠债?有观点认为,都是扩招惹的祸。提案撰写人之一、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陈渐表示,学校都有省里下达的扩招指标。全省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从1999年的22万多人,增加到2011年底的152.7万人。
每增加一个学生,就必须增加床位、实验室场地、座位和相应的配套实验仪器设备等。如果人数增加到一定规模,则必须新建大楼、食堂、道路、运动场等基础建设的教学设施。
扩招也有学校自身的动因。记者从一所规模较小的广东省属本科院校校长处了解到,要增加收入,缓解资金紧张,唯有通过先借债扩大规模,增加招生,产生规模效应,再通过增收的学费来逐步偿还贷款。
而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黄崴看来,广东高校负债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拨款不足。按照国家要求,高校生均定额综合拨款应该不低于12000元。虽然广东也定下了“2012年底前实现全省高等院校生均拨款平均数1.2万元(除去深圳)”的目标,但实际上广东全省高等院校生均拨款平均数由生均综合定额加专项资金联合构成,其中生均综合定额标准7600元,余下生均拨款的4400元为专项资金拨款。专项资金拨款一般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织评审分配,大部分被在广东省的部、委属院校,即“211”大学拿走。
债务政府兜底,还是高校负责如何解决高校债务危机?按照财政部、教育部下发的《意见》,作为化债工作的责任主体,高校要按照“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偿还债务。化债资金的安排实行高校自筹和财政支持相结合的办法。
尽管两部门的《意见》很明确,不过,对于债务怎么化解,各方意见仍有分歧。此次民进广东省委提交的提案建议,违纪违规操作而形成的负债,应追究学校领导者责任,但也应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对确实没有能力偿还的,由政府协助解决。对于合理负债,即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务,应完全由政府承担。对于学校自身偿还了部分本金和利息的,省财政如果有经费要给予返补。同时调整重点与非重点高校资金投入的比例,应更加注重对普通高校的“扶贫”。
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惠坚建议,借鉴其他兄弟省份的办法,通过财政统一划拨,将省内公立院校接近100亿的贷款一次性还清。
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广东并没有执行国家要求的“GDP4%”的标准,而是“教育投入要达到财政开支的25%,且每年要增加。”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家瑞表示,这种增幅不如用GDP的形式确定更为刚性。在许家瑞看来,解决高校债务的根本还是要保障教育投入。“去年广东对教育的投入是1466.49亿,而广东的GDP总量是5.7万亿,如果按照教育投入占GDP4%的比例来算的话,2012年广东对教育的投入岂不是少了800多个亿?”
对此,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不以为然。2012年,广东省多个部门联合下达了《关于加强省直高校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坚持“谁举借,谁负责”的原则。此前政府已一次性拨款150多亿给大学城,最近几年陆陆续续又拿了二三十个亿用于高校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是必须的,但是也要结合实际,挖掘自身潜力,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继续采取力度,增加高校生均经费拨款的额度,同时在高校间相对公平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