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平案当年办案警察无人承认刑讯逼供(图)(2)

时间:2013-04-08 07:39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秩名 点击: 载入中...


  难解之谜 勾海峰犯罪动机成疑


  2005年1月8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女大学生吴晶晶在回家途中失踪。1月16日,吴的尸体在下沙开发区的隐蔽处找到,全身赤裸。同一天,出租车司机勾海峰被警方抓获。


  据勾海峰交代,案发当晚他将吴晶晶送到家门口附近,两人因车钱起争执,勾海峰动怒,掐住吴的脖子,将其杀害。


  但对其杀人动机,因只有勾海峰一面之词,在法庭上引发辩论。庭审时,勾海峰提出自己不是蓄意杀人,而是过激言行使其失去理智。其辩护人提出勾海峰是在自感人格尊严受到严重伤害后在十分激奋的情况下实施了杀人犯罪,归案后认罪态度也好,请求从轻处罚。


  在一审判处勾海峰死刑后,其辩护律师对于判决书内容持有异议,表示“死也要死个明白”。一审判决书在审理查明案情时,用了“勾海峰因故产生杀人恶念”的字眼。为什么用一个“故”字?因为法院“对于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勾海峰系车费、服务态度等问题与被害人发生口角而激起被告人对被害人行凶之事实,经查,此环节事实仅有被告人勾海峰供述,无相应的证据印证,且据被告人勾海峰所实施的客观行为,不能排除其具有其他作案动机”。


  有人质疑勾可能有劫色劫财的作案动机,但勾在临刑前接受采访时还否认了这一说法,并称自己活了30多年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勾海峰故意杀人的动机不能确定,但不影响故意杀人、盗窃的认定。”在案发3个月后,激发众怒的杀人凶手勾海峰,走完了一、二审及死刑复核程序,被执行枪决。


  难追之责 时至今日无人担责


  在张辉、张高平冤案平反之后,舆论矛头指向聂海芬一人,但需承担责任者显然远非聂海芬一人。


  据浙江政法界人士透露,检察院也找到了当年办案的民警,挨个调查问话,但大多回复时间长、记不清了,对于是否刑讯逼供,无人承认。“后来,省政法委协调公检法,决定予以再审,再审阻力主要在公安,省高院态度坚决,高院的意见最后起到了主导作用。”上述人士称。


  3月28日晚,浙江省公安厅通过其官方微博,就张辉、张高平案作出表态:向当事人及家属致歉,并要求杭州市公安局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该错案中相关执法问题的调查,要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查,绝不掩盖,绝不袒护。


  但至今,尚无处理结论通报。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遭刑讯逼供承认杀人 后“死者”返家
  • 南昌大学校长被控受贿 受审称遭刑讯逼供
  • 中国聚焦:中国政法系统对刑讯逼供说“不”
  • 重庆3名警察刑讯逼供致人重伤案一审宣判
  • 蒙冤男子讲述遭刑讯逼供过程:只有早承认才不会死(图)
  • 甘肃被拘少年申请刑事赔偿7元 控告办案人刑讯逼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