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5日宣布,近日国务院已同意开展国债期货交易。遥想当年,国债期货作为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1993年10月就向个人投资者开放交易了。然而,1995年2月23日,围绕“保值贴补”的市场传闻,中经开和万国证券在国债“327合约”上展开多空恶战。随后上交所宣布交易无效,本来狂赚一笔的万国证券就此破产。
这个关于贪婪机构和孱弱监管的故事一点也不美好,而其产生的影响更是改写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鉴于“屡次发生由严重违规交易引起的风波,在国内外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证监会“暂停”了国债期货交易试点。
就监管而言,更有借鉴意义的也许是一件不如“327”惹眼的事情:在“327风波”发生后第三天,有关部门紧急颁发《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采取了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措施,以期抑制投机。但在同年5月,还是爆发了起因和手法都与“327事件”极为相似的“319恶性违规事件”。这才是最终压垮国债期货的一根稻草,因为它彻底粉碎了靠技术上的小修小补解决问题的一线希望。
也许,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制度;比制度更重要的,是执行制度的决心。“推倒”已属不易,“重来”更是艰难。国债期货是再也输不起了,这次重启必须是格式化后的“硬启动”。
“目前从各方面的情况看,我国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紧急通知里的这句话犹在耳畔,“各方面”都应无数次用这句话提醒自己、查遗堵漏,才可以多少摊薄未来的机会成本。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