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志愿者一起做游戏
和大哥哥一起学武术
三位一体教育的“探路者”
——鑫报记者走进甘肃首个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学校
核心提示:留守、流动儿童作为城市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安宁区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银滩路街道辖区,留守流动儿童大为增加,如何让这些孩子们能够正常的生活学习,如何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作为甘肃省首个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学校,银滩路小学通过彩虹行动等诸多主题的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一份优异的答卷。
记者 张小燕
大西北网9月9日讯 8月30日的兰州天气格外晴朗,走进位于兰州海关附近的银滩路小学,可以感受到阵阵书香。朗朗读书声,犹如一首美妙的乐曲直入耳膜,从校门到教学楼的道路两侧,是一个个制作精美的宣传栏,从班级精神展示到各项主题活动介绍,每一块展板不仅浸透着师生们的心血和汗水,更叙述着甘肃首家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学校的治学精神与态度。教学楼南侧,是一棵棵青葱翠绿、高大挺拔的青、红杨,在微风的吹拂下,宽大的树叶发出阵阵沙沙的响声。银滩路小学校长刘克文介绍,这些树都是由爱心人士王汝国捐助的。在银滩路小学的发展过程中,从省市区街道各级领导,到社会爱心人士,都给予了学校很大的支持与帮助,这也得以让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学校更好地发挥着其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讲座: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格局
银滩路小学原为吊厂村小学,于2007年易地新建于银滩大桥西北200米,520#道路以南100米,学校占地14429平方米,建有图书馆、阅览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荣誉室、语音室、美术室、服装室、音乐教室、声乐室、心理咨询室、微机教室(40台)、电教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等16个专用教室和1个多媒体教室。
“可以说,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是非常好的。”银滩路小学校长刘克文说,与其他学校最大的区别是,银滩路小学的生源中,流动儿童占到47.5%。大部分源于本地和桃海市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地失地农民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外地农民来本地做生意、打工,留守儿童和流动子女随迁数量日益增加。2012年,在市、区等各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在银滩路街道党工委的支持帮助下,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在同一片蓝天下,建一流校园、创一流服务”的目标,针对留守和流动孩子无人看管、学习普遍困难等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作,并在同年11月挂牌成立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学校。
“为切实做好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学校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学校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的管理运行等具体工作。同时,制定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把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到位。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辟了”心语小屋“、”鲁冰花之家“”乡村少年宫“等多个板块,为留守流动儿童的学习、心理咨询等方面提供了活动场所。
当然,解决好留守流动儿童的问题,仅靠学校一家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同时需要家长、孩子的积极配合,为此,学校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学校留守流动儿童的底数,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户籍所在地、家庭地址、家长务工情况、联系电话等,确保随时和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而言,他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努力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才能形成合力,达到教育的最优化。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及指导。每年都会开展一两次针对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讲座,或为家长提供成功家教的经验案例;或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重大事件和成果。虽然学校在竭力去作,但与其他学校不同,银滩路小学每年定期召开的家长培训会可谓难上加难,很多孩子的家长一家人守着一个菜摊子,无法抽身,还有一些孩子的家长,忙于上班,虽然这样,但学校尽量做工作,力争让更多的家长能够参加这样的培训;其次,每年开学一两周后,学校会在每个班级选5到10名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把学校的一些重大决定告知家长,向家长通告学校每期工作的思路、家长应注意的事项等,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孩子们生活学习工作。“刘克文说,事实证明,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热情,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成长来说,效果非常明显。2010年,银滩路小学被评为兰州市优秀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2011年,被授予甘肃省儿童快乐家园称号。
互助彩虹桥: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
彩虹行动是银滩路小学对留守流动儿童开展的一项特殊活动。
”七色彩虹,不仅美丽,更象征着温馨,让孩子们无时无可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可爱是学校不懈的追求。“银滩路小学副校长张莉说,利用甘农大就近优势,学校与农大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流动儿童搭建了一座”心手相连“的互助彩虹桥,让”大手牵小手“结成帮扶对子,即两个大学生带一个孩子,利用周六周天两天时间上门为孩子进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辅导。
”留守流动儿童目前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父母经常不在身边,造成这部分孩子由于普遍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有效的教育,极易产生认识上的偏离和心理发展的异常。大多数的孩子们更愿与大哥哥大姐姐们交流,通过二对一的帮助,很多孩子有了很大改变。“张莉说。
”每周六下午2点到5点,姐姐都会来到家里,不会做的难题经过她的指点都会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有些心里话我更愿意跟她讲。“今年上6年级的李振东说,上门为他进行课业辅导的志愿者名叫李玉春,通过辅导,他变的爱学习了。”让每一位留守流动儿童都能真切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的幸福温暖是实施互助彩虹桥活动的主旨。“张莉说,充分发挥志愿者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让大学生们从思想、情感、心理、学习等方面对孩子们进行帮扶与关爱,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弥补他们的亲情缺失,不仅能使大学生提升思想精神境界,而且在引导小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促进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从个人维护社会的和谐。
街道干部代理爸妈:帮孩子找回温馨的家
家是一个幸福的地方,充满的是亲情的味道。但对于留守流动儿童来说,更多是家庭温暖的缺失。近年来,随着安宁区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远离家乡外出经商或打工,孩子留给了家里的长辈或其他人,由于文化程度和年龄层次相差较大,直接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与管理,留守流动儿童的身心成长面临着失教、失管和失衡。
有些孩子虽然父母在身边,但由于忙于生计,父母亲们常常是早出晚归,孩子们通常是见不到面,许多孩子因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变得孤僻、抑郁,大多数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在既得不到家庭温暖,又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对于这些孩子们而言,因为父母常年打工在外,对于家这个概念只有可求而没有奢望。为此,银滩路街道班子16位科技干部积极融入到帮扶教育中,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自愿为这些孩子做”代理妈妈“、”代理爸爸“。一有时间就和孩子们谈心,聊家常、辅导功课,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
解决好留守流动儿童的问题,仅靠学校一家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多方的努力,通过组织开展寓教寓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学习和生活上对他们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和辅导,解决群众最希望、孩子最需要、政府最关热点难题,才是”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学校“的初衷。银滩路街道表示,代理家长,就是与留守儿童结成爱心帮扶对子,呵护他们成,为缺失亲情的留守流动儿童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社会和”家“的温暖。
乡村少年宫:培养留守儿童阳光心态
乡村少年宫听上去似乎与银滩路这座地处城市地带的学校格格不入,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少年宫,却让孩子们得到了锻炼。张莉表示,银滩路小学最早名为吊厂小学,是个村级学校,那时,乡村少年宫已成为学校品牌之一,所以至今保留了下来。以乡村少年宫为载体,在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所有孩子们融入到一起,利用每周三16时到5时20分这段时间,让他们一起学习舞蹈、手工、篮球等18个板块,丰富课余生活,感受学习的快乐,培养阳光心态。”在这项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参加。太平鼓是银滩路小学的特色。每年寒暑假,都有回不了家的留守流动儿童,学校与街道及桃海市场协调,成立了少年太平鼓队,软式垒球和少年足球训练队,组织他们在假期中训练、表演、比赛。街道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都有这些孩子们的身影,不仅丰富了假期生活,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身心。2011年,银滩路小学由100个学生组成的太平鼓队,曾代表安宁区参加了兰州市该年度的社火表演,精彩的表演获得了各方的认可。“张莉说。
银滩路学校的成长壮大也离不开社会爱心的支持。营造书香校园,儒雅校园,让孩子们走近国学,体味经典,一直以来是王汝国的心愿。作为植根于吊场本土的一位民营企业家,现任桃海供热站总经理的王汝国致富不忘回报乡里,反哺桑梓,为银滩路小学的发展助力,先后给学校捐赠了孔子雕像及400余棵树苗。如今,小树苗在师生的精心呵护下已初现绿意。以孔子雕像为契机,在流动儿童中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沐浴在圣贤文化光辉之下,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使者。
”小小农学院“:孩子的劳动实践基地
引导留守流动儿童向积极健康方面发展,银滩路小学做了大量工作。张莉介绍,作为甘肃省首个留守流动儿童学校,学校力求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走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在开发乡土资源(即建设劳动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和接受技术教育,使学生在劳动与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懂得一定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自主意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校园的文化发展。
2011年10月,在银滩路街道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建设,安宁区唯一一所占地近9亩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于2013年1月正式启用。基地采用种树、种菜、种花的复种方式,先后种植了600多棵新疆杨树,并开垦了希望园、童心园等实践田并采取承包责任制,每个班级承包一块责任实践田,根据时令先后种植了胡萝卜、辣椒、黄瓜茼蒿等60多种作物。在作物生长的整个期间,师生参与到田间劳作的每一个环节,包括锄草开沟、翻地整地、种植浇水等。学校还聘请有农业劳作经验的学生家长作为劳动辅导员,到校园给学生们讲解种植蔬菜的技能和每一种蔬菜的养护注意事项。”作为生态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通过劳动,让孩子们知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在感受劳动喜悦的同时,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从而提高珍爱生命的意识。“张莉表示,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搭建了一个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平台,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劳作技能,体验了集体劳动的快乐,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了他们自主、创新能力,也再次启迪我们,教育生活化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流动儿童的求学问题历来是国家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难点问题,由于诸多原因,不少流动儿童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更遑论能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银滩路小学针对流动及留守儿童所作的努力模式,让人们于困境中看到一线希望,愿这种模式能够开花结果,从根本上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好,适应日益增强的社会流动性需求,推动其教育走向和谐。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