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养老产业艰难中前行

时间:2013-11-20 21:09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李鹏 点击: 载入中...
  甘肃最大养老公寓打造旅游疗养基地拓展养老新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在社会人群中的比例逐渐增大,很多老年人的儿女在外工作,特别是“四、二、一”现代家庭结构已经显现,很多老年人过着孤寡的生活,如何让这些老年人安度晚年,让他们老有所养,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在日前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对此,记者走访了兰州的养老产业发展。据了解,目前兰州现有6家公办养老院,10家民营养老院,总共有床位7000多张。记者发现,由于观念问题,目前很多人对养老院依然存有偏见,而且在养老院的选择上也是首选公办,再选民营,从而造成原本就很欠缺的公办养老院满足不了老人对老年公寓的需求,而民营养老院的发展则更是举步维艰,难上加难。
 
  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
 
  据了解,2005年,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11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32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2.6%。预计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3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36%,人口老龄化呈快速发展趋势。据兰州市老龄委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0月,兰州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50.5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65%。
 
  成立于2001年兰州市老年公寓目前共有100张床位,排队等候的人却是床位数的8倍。兰州市老年公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2004年以后,公寓就出现人员爆满,2010年至今排队等床位的老人始终在500人以上。”
 
  据悉,目前兰州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14.6张,远远低于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16.9张的平均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人口老龄化加速,如何养老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机构养老作为养老的一种重要方式,却因众多原因发展受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公办养老院目前大多规模不大,床位少,跟不上老龄化人口增长的需求,不能更多地服务老人。兰州市民政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政府办养老院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如果要扩大规模,投资更大……
 
  与此同时,民营养老院却在人们“首选公办”的思维夹缝中艰难生存。
 
  据了解,兰州市目前共有民营养老院10家,床位数从50张至1200张不等,入住率相对公办养老院较低。根据不同的护理级别,费用也从每月1000元到5000元左右不等。而且,由于民办养老院需自负盈亏,又缺少政策扶持,有小部分民办养老机构因陋就简,服务单一,老年人的生活显得十分单调。
 
  兰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兰州市的养老结构基本是90%为居家养老,7%为社区养老,3%为机构养老。机构养老,到“十二五”末,兰州市要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床位的目标。”虽然民政部门一直积极在政策层面和实际工作中应对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但还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所以呼吁社会力量投入到养老事业中来,鼓励社会力量建立养老院,满足日益增加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走进我省最大养老公寓
 
  汽车驶过东岗立交桥,沿着东岗至金崖的公路前行,不到10分钟的路程,一座园林式的建筑映入眼帘。进入古色古香的大门后,在宽阔的广场上,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喷泉、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具全,而且在空地上还饲养着兔子、鸭子、鹅等动物……四周环绕着一栋栋住房整齐地排列着。而经过一个小缓坡后,一个5000平米的大型生态园又出现在记者眼前,温暖的环境里,各种热带、亚热带植物遍布其中,绿树环绕生态园内,小径通幽,在每一个环廊的休闲阁内,都摆放这自动麻将桌,几位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悠闲而又乐融融地打着麻将。而在生态园的空地上,一个配备全套的演出舞台和十多张圆桌摆放在那里。
 
  刚走进甘肃新阳光老年公寓,记者很难将这里和被普遍认为的拥挤、杂乱的养老院联系在一起,相反良好的环境让人更感觉这里像一个疗养胜地。
 
 

 

  据了解,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在省民政厅,老龄委的大力支持下,由诸多专家教授精心策划,经过多年艰苦奋斗,奉献给社会的一座公益性、非盈利敬老养老工程。甘肃新阳光老年公寓作为我省目前我省规模最大、床位最多、设施最全、理念最时尚的养老敬老爱心工程,位于距东岗立交桥2.4公里黄河东岸的桑园子,公寓占地占地54亩,提供1200多个床位,目前入住率已达90%。
 
  年,甘肃金色阳光老年公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斥资1.6亿入驻甘肃新阳光老年公寓,完全按照现代养老工程的思想与理念运作,以“一切为了老人,为了一切老人”为服务宗旨,给老年朋友提供了一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场所。目前,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已先后荣获2013年质量服务信誉保障AAAAA级单位、中国最具影响力十佳生态养老城、全国社区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全国敬老助老爱心工程、养老服务放心机构十佳单位等诸多的荣誉。
 
  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院长彭文运告诉记者:“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成立以来,不仅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生态养老的好去处。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是全省唯一一家拥有生态园的养老机构,而且推出的酒店式养老管理、亲情房等颇受入驻老人的欢迎。特别是两室一厅的亲情房,吸引了很多老两口前来入住,老两口一起来老年公寓的能占到我们入住人数的10%。虽然我们公寓设有1200多张床位,但很多老人都会选择自己单独住一间房,所以,尽管目前我们入住的老人有400多人,但入住率已达到90%。入住的老人主要在70岁至80岁之间,年龄最大的94岁。”
 
  对于老人和子女而言,入住养老院最为担心的就是食宿、环境和老人的精神生活。但在记者的采访中了解到,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可谓是提前为入住的老人和子女们打消了后顾之忧。据了解,老年公寓每日三餐,早餐以牛奶、稀饭为主,午餐四菜一汤,晚餐以面食为主,且每周不重样。
 
  彭文运院长告诉记者:“从某种角度来说,老年公寓的老人其实在生活条件上要比在家好。老人住进养老院,日常生活有工作人员料理,现在的养老院一般都配有医疗、保健室,并有专门的医护人员,一般的感冒、发烧都可以应对自如。相比子女白天上班,老人还要分担家务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则会把老人照料得更好。现在很多老人平时在家吃饭基本上就是凑合,而且还要洗衣做饭,而在老年公寓这一切都有专人来负责完成。其实,老人们最缺的就是精神生活上的一种关照。除了很多子女们每周前来看望父母之外,我们为了解决老人的精神生活问题,专门建起了图书室、网吧、活动中心、影视厅、健身房、乒乓球室,而且还与甘肃浩海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每周为老年人举行文艺演出。同时,经过联系,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兰州资源环境管理学院将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定为义工基地,每周都有学生来到老年公寓陪着老人们聊天、散步,看望老人。而且,老年公寓还得到五洲豪爵、海尔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给老人们送来日用品、棉被,并组织文艺演出等。”
 
  同时,记者了解到,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不仅很好地解决了老人的养老问题,而且还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的就业,目前已安置下岗职工、当地失地农民、护校毕业的专业护理人员等120余人,服务人员中多为经验丰富工作3年以上的护工。为了实现老有所医,医养结合的养老理念,公寓内设有非营利性的医务所,主治医师2名、康复师2名、护士10名。
 
  打造旅游疗养基地
 
  在记者感叹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的环境、规模与各项养老措施时,彭文运院长又向透露,投资3亿、占地120亩的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二期工程将于明年正式动工修建。
 
  彭文运说:“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二期工程将把文化、旅游与养老产业进行对接,在我们初步定为‘长寿谷旅游疗养基地’的二期建设中,将以古色古香的明清仿古小镇建设为主体,建设商业街、特色小吃街等,届时整个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面积将扩大120亩,将变成更加靓丽、更加温馨的养老圣地,同时能够容纳5000人,不仅使其成为西北第一的养老院,而且成为兰州一个新的旅游疗养景点。”
 
  为什么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的二期建设要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呢?彭文运的一席话引起诸多反思。彭文运说:“虽然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是一座公益性、非盈利敬老养老工程,但目前也面临着严重的发展运行问题。虽然有甘肃金色阳光老年公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巨资入注,但养老院属于微利产业,投入和收入严重不成正比,而且在养老产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上落实慢,特别是在民营养老院比如规定的‘社会力量新办的养老服务机构,投入运营后,由市、县区民政、财政部门验收,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奖励’的政策,我们一直没有享受到。所以,养老院要正常良性发展,就必须有一个互补,而我们之所以在二期建设中筹集大量资金,打造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疗养基地,目的就是能够带动整个养老产业的发展。”
 
  在记者正准备结束采访时,又传来一个好消息,在11月中旬刚刚在北京结束的第九次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工作会议、全国老年基金组织协调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关爱失能老人,共享生命尊严”大型公益项目启动仪式上,甘肃省新阳光老年公寓的窦烈珍、吴慧琴、柳梅兰三位护理员,荣获了全国“敬老服务杯”优秀护理员称号。
 
  对于荣获全国“敬老服务杯”优秀护理员的称号,柳梅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只是淡淡地说:“谁都会老啊!”。在窦烈珍照顾的老人中有位姓张的老人。“住在这方便,还省心,每天按时按点吃饭,一周还不重样,这里老人多,没事我们还能聊聊天,打打牌,不孤单……”张老太太很满意自己在老年公寓的生活。老人思维清晰,但腿脚不便坐着轮椅,是位特别爱干净的老人,每天早中晚饭后都要洗脸、漱口,早晚都要擦身。有次,老人便秘,即使用了药都不起效果,看着老人通红的脸,窦烈珍二话没说蹲下身子,用手给老人扣了出来,老人感动的热泪盈眶,拉着手不停地说就是亲生儿女也不一定能做到呀!
 
  吴慧琴告诉记者:“老人们不仅仅要在生活上对她们关心,更重要的是给予她们心灵上的慰藉,特别是一些精神上有问题的老人,更需要我们的关怀。所以主动找她们谈心,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真正去体会、了解她们是非常重要的。”
 
  (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dxbei.com/n/chengshi/)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中小微养老服务企业免征社保单位缴费部分
  • 2019年12月25日至2020年1月5日我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停办
  • 我省转发《通知》确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顺畅  
  • 兰州新区养老保险资格认证能刷脸了
  • 兰州按照“明厨亮灶”打造养老机构食堂
  • 兰州市养老保险身份认证启用甘肃省生物识别认证信息系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