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6月起购买火柴等物品须实名登记

时间:2014-05-30 11:14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范文轩 点击: 载入中...

  从6月份起,辽宁省公安机关将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暴力恐怖犯罪专项行动。


  警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建全和完善反恐怖工作机制,形成反恐怖工作大格局,坚决消除暴恐隐患。


  具备1分钟处置能力


  第一时间


  依法使用武器


  辽宁省公安厅介绍,围绕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辽宁省公安机关将重点从“人、物、点、线、面”五个方面入手。


  “看住人”


  新来辽宁重点人群


  开展即时背景审查


  对重点关注群体人员彻底摸排,排查涉恐线索,对新来辽宁重点关注群体人员开展即时背景审查,建立管控机制,加强出入境证件办理和管理措施。


  “管住物”


  加强制爆原材料管理


  购买要实名登记


  开展涉恐危险物品非法流通集中整治行动,定期对重点市场、重点行业开展集中检查,加强民爆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剧毒化学品以及烟花爆竹、硫磺、火柴、液化气罐、散装零售汽油等制爆原材料的管理,明确企事业单位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落实购买实名登记制度。


  “守住点”


  强化交通枢纽等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


  强化重点目标重点时段反恐防范,强化对重要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等部位的安全防范,全面落实反恐防范责任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重点加强对火车站、机场、地铁、商场、陆路口岸、长途客运、公交场站等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并严格落实安检制度,增加安保力量和安检设备配备,强化安全检查和巡逻防控。


  “防住线”


  就地打击处理潜逃入境人员


  全面开展边境边防线打击管控行动,强化边境管控,提高主动发现和查堵打击能力,力争将潜逃入境人员就地打击处理,对无法打击处理的人员及时组织遣送。


  “强化面”


  重点部位“一分钟处置”


  开展社会面实兵实装武装巡逻行动,细化应急处置预案,完善社会面武装巡逻防控体系,在重点部位实现“一分钟处置机制”,并明确处置政策,确保一旦发生暴力恐怖事件,民警和武警能够在第一时间依法使用武器果断处置,形成震慑,减少危害。


  辽宁警方全面规范公务用枪


  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虞禄洋)从5月起,辽宁省公安厅将全面规范公务用枪使用工作。


  据辽宁省公安厅官方网站介绍,全省公安机关将着力解决枪支保管不安全、领用不规范以及人员教育培训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督促配枪部门严格执行枪支集中保管制度,认真查验配枪部门枪支领取、交还审批、登记和持证携枪、使用报告、日常检查等制度落实的台账记录;规范审批登记,逐一绑定人员、确定时间节点,并督促配枪部门指导民警领取、交还枪支时按照规范程序、动作操作,确保枪支处于安全状态,严禁携枪参加非警务活动。对各层级负责人佩带枪支出现问题的,严格落实责任倒查追究制度。


  6、7、8三个月


  夏季打击暴恐


  强势开局


  辽宁省公安机关为配合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在6、7、8三个月的时间里,辽宁省公安机关将结合夏季社会治安规律特点,紧紧围绕打击暴力恐怖活动重点,从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打击整治工作,实现打击暴恐专项行动的强势开局,确保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


  坚持因情施策


  深挖涉恐线索


  结合夏季治安规律特点,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针对重点防范的区域部位以及高发犯罪活动,全面梳理掌握一批违法犯罪线索,特别是发现和深挖一批有价值的涉恐线索,找准打击整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确保打有重点、防有实效。


  重点打击街面犯罪


  重点打击暴力犯罪、涉企犯罪、街面犯罪、系列犯罪、“三车”犯罪等夏季高发犯罪,快查快办、快侦快破,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严格落实刀具凭证购买


  加大旅游包车、客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会同交通、安监等职能部门,对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驾驶人资格进行检验核查,从源头上治理交通隐患,与此同时,加大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火灾隐患排查,联合住建等部门,采取强制拆除、“三停”、罚款等措施,深化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并紧盯涉危涉爆重点行业,完善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刀具凭证购买、实名登记制度,严格控制购买汽油、烟花爆竹、火柴和液体打火机,严防涉枪、涉爆案事件发生。


  强化社会面防控


  严防发生个人极端行为


  全面强化重点部位、敏感场所武装巡逻,充分发挥人力与视频、车巡与步巡联动优势,加大对涉恐敏感可疑人员、管制刀具、危爆物品的盘查力度,严防发生个人极端行为,并对机场、车站、码头、商场等人员聚集场所,普遍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严密预警排查


  建设重点人员电子档案


  将信息手段与传统手段紧密结合,加快重点人员电子档案建设,大力完善重点人员预警排查工作机制,并及时开展案件串并、人员摸排、侦查经营,不断提升打击效能。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兰州交警实名曝光49名醉驾酒驾司机
  • 随手拍小程序上线10天已实名注册6348人 举报上传1102起交通违法
  • 兰州公安交警实名曝光44名醉驾人员
  • 兰州交警实名曝光124名醉驾、无证、酒驾违法司机
  • 交警实名曝光82名醉驾司机
  • 一线快递小哥嫌麻烦:快递实名制实施满一年,仍是“有名无实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