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系列谈:弘扬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

时间:2015-06-10 17:16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创新是一个社会充满活力的表征,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就业的重要保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要弘扬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

  创新动力不足是我国经济所面临转方式调结构之艰难的根本原因。创新能力不足使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寻觅。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加快自主创新的新路,必须破除阻碍创新的一切制度藩篱,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

  为此,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真正做到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大力提升劳动生产率。

  就创业创新而言,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鼓励各式各样的创新,直接用于创业,以合作参与创业,以转让促进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在于激励人才主动创造新成果和愿意转化新技术。这需要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从而促进科技人员愿意创新、创业。

  文化的包容性、宽容性,对经济自由包括投资、创新、竞争和产业进入的自由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十分必要。创新创业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滋养。长期以来,创新的意识不强,社会上对创新的鼓励不足,对创新失败缺乏宽容的气氛,是影响创新的文化因素。要积极营造大众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新风尚,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业创新的愿望得到鼓励、行动得到支持、成果得到尊重,形成创业创新光荣的鲜明导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解决育人问题。大众创业,教育先行;万众创新,文化先行。没有创新的人才,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没有创新的教育,不可能有创新的人才。如果缺少专业能力与基本素质,盲目创业,结果一定不会乐观。我们要着力培育学生基本的做事素质,营造健康文明的创新文化,也要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育,切实推动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对接,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要完善提升有利于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政府部门出实招推动。要研究制定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加快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延续并完善支持和促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和服务体系。(华羽)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郭夏:开放创新“金砖+” 命运与共亚非拉
  • 【河声】弘扬大别山精神,同心共筑中国梦
  • 创新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二
  •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走出精神困境,涵养和弘扬中国精
  • 为返乡创业铺路搭桥
  •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深圳足迹:记录时代进步的创新坐标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