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地点:黄海海域丹东港西南方向10海里
深度:海底18米到23米
1894年,致远舰留给国人的最后绝响是危难关头撞向敌舰……
2015年,随着“丹东一号”沉船的大量文物从黄海海底出水、重见天日,再次引发人们对这段悲壮民族记忆的探究。
致敬致远舰:沉没了121年,重回人们视线
121年前,黄海上一艘有“北洋水师最先进的军舰之一”之称的致远舰在硝烟弥漫中缓缓沉入海底,121年后,随着考古人员在“丹东一号”水下打捞出的120余件文物的相继出水,这艘沉舰的谜团渐渐解开。
152毫米炮弹、保存较为完好的方形舷窗……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丹东一号”沉船考古调查领队周春水告诉记者,目前已经结束对“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通过翔实的考古调查及实物证据,初步判断其身份为清代北洋水师致远舰。
“3只瓷盘是初步认定沉没舰是致远舰最直接的证据。”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崔勇说,带有“致远”篆书的瓷盘碎片是在沉船左舷前部未过火处、堆积着散乱的木材的地方发现的。
记者看到,其中有两只瓷盘有篆体的“致远”二字,另外一只仅剩一枚碎片,但却留有一个篆体的“致”字。
周春水说,对“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共发现水下文物60余种,计120多件,涉及船上构件、武器、个人物品3大类。
“我们还发现了皮带、鞋垫、梳子等物品。”周春水说,这些物品损坏严重,无法判断所属的主人,120余年后能重见天日实属不易。
“致远舰的发现其实是偶然的失而复得。”崔勇说。
2013年,丹东港集团在开发丹东海洋红港区时,在新港清淤过程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可能存在沉船。
2014年4月,进入物探调查阶段,考古人员经过潜水实地搜寻,发现少量出露海床的铁板、煤炭与木质船板,并依据相关分析结果,推测可能为北洋水师的一艘沉舰,命名为“丹东一号”。
同年8月,“丹东一号”进入第一期重点调查阶段,通过抽沙,清出长达50米、宽10米-11米的舰体,表面的外部轮廓大部分出露,并发现1门机关炮及少量弹药、部分陶瓷器及主炮炮管残片。
2015年8月,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沉船进行重点调查和打捞,海上历时67天,大批文物得以陆续出水。
重见“致远”,人们等待了上百年
甲午海战的硝烟已经散去两个甲子,然而,致远舰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从沉没那一刻起就牵动着国人的心。
近代史专家关捷教授说,甲午海战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海上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中国命运的转折点。一战之耻,国人铭记百年。
参加“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的考古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发现大量文物外,还在军官舱附近发现了七八具骸骨。这些遗骨被发现时已不完整,应是致远舰的官兵。
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今辽宁丹东附近海域)爆发海战。此役北洋水师损失5艘战舰,其中“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沉没在交战海区。此战中,邓世昌任管带的“致远”舰为掩护旗舰“定远”,毅然冲向日军舰队,不幸被鱼雷击中沉入海底,全舰官兵除7人获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关捷说,甲午海战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北洋海军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血战到底。邓世昌更是发出“吾辈为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的誓言。
“这支舰队成军后,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威慑遏制外敌入侵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一度迟滞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步伐,将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时间大大向后推迟。”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
致远舰能否打捞出水牵动人心
这艘沉舰被发现于丹东港的西南方向10海里的距离,所处海底深度在18米到23米之间。由于海战中受损严重等原因,沉舰整体保存状况不好,钢板、锅炉零件发现时已被抛离原来位置,穹甲以上结构已经损毁,不存在完好的舱室,下面的机舱仍被埋在泥沙之下。
“目前‘丹东一号’船体仅剩下穹甲之下的部分。现在只是进行考古调查,还没有进入发掘打捞阶段。”周春水说,打捞一艘沉船有着严格复杂的程序,目前所做的仅仅是开始。
崔勇说,打捞的整盘计划并不在此次考古调查工作当中。
李默然在电影《甲午风云》中塑造了坚定果决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形象。邓世昌在最后时刻率舰冲向日本舰队,发出“撞沉吉野”的声音让对手深深震惊,令世人铭记。
“我们知道致远舰在中国民众心中有着特殊的心结,虽然很想将其打捞出水,但现在仍然无法确定时间。”崔勇说。
由于致远舰就在丹东港航道附近,如何保护避免盗捞也成为一个焦点。丹东港集团执行总裁黄梅雨说,丹东港与公安机关密切合作,制定了保护预案。
崔勇说,考古调查结束后,将采取回填等办法,防止有人故意潜水到致远舰内。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