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经济暖意浓(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本报记者岳富荣孟海鹰
12月的吉林长春天寒地冻,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装配车间里却热气腾腾,70多辆动车组同时进行组装、调试。
中车长客是长春经济活力迸发的一扇窗口。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营商环境,让一度加速下滑的长春经济实现回暖: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9.9%,均超过全国平均增速,位居东北4个副省级城市之首。
转型升级,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11月21日,长光公司“吉林一号”视频04、05、06星发射入轨。这是“吉林一号”第三次卫星发射,在轨运行的“吉星”增至8颗。
“今年卫星遥感数字产品和服务合同额有望超3亿元。”长光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公司正在建设的航天信息产业园,长春将形成以卫星研发、生产、应用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部署要求,长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中生有”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中生新”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兴产业规模化。今年前10个月,长春市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及医药健康等六大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8.5%;今年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31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13个,这些投资主要流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
支柱产业高端化。12月1日下午,吉林通用机械有限公司车间内,两个机器人轻舒“手臂”,一根“法棍”面包样的铝条瞬间被冲压成半个“甜甜圈”。“我们的自动化机器人是世界上同类型设备中最先进的。”公司董事长李吉宝自豪地说。
不只是吉林通用机械,长春发力推动汽车、轨道客车、农产品加工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一汽EA211发动机等一批重大项目推动汽车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中车长客成为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
长春产业结构日趋多元,“一汽打喷嚏,长春就感冒”逐渐成为历史。一汽集团产值占长春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已由2007年的58%降至2016年的42.6%。
创新驱动,释放发展新动能
12月4日,长春北方化工灌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正热热闹闹搬新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九大要求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让我们备受鼓舞。”公司总经理勾阳说,“我们有100多名员工,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一半多,主打产品自动化灌装机器人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长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靠创新驱动推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
加强对企业创新的支持。长春市每年集中支持10个以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个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新产业光电、长光辰芯等一批科技企业,成长为同行业排头兵。
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长春市拥有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107家科研院所,吉林大学等38所大专院校。依托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长春构建产学研等多方面力量协同创新“云平台”,集聚了本地1375户科技企业、4155名科技专家、695项科技成果、1849台(套)大型科研仪器等创新资源,整合了103个国家的1亿多条专利信息。
今年前8月,长春专利申请量9206件,占全省的73.63%;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5件,高于全国平均值。
改善环境,激发投资创业热情
2016年3月1日首次对接洽谈,3月31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4月29日正式开工……如今,华为云数据项目已经投产,大数据产业园带来配套产业链,几十家企业接踵而至。
“没想到长春的办事效率这么高!”越来越多前来长春投资创业的客商发出感叹。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张立华博士,在长春高新区建立了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异构计算技术开发团队,致力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无人系统等领域的产品技术研发。“长春创业环境越来越好。有舞台,很多游子愿意回乡。”
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魔咒,长春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搭建干事创业舞台,吸引内外客商投资创业。
“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16年开始,长春实施政务服务“一门式、一张网”综合改革,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综合窗口接件、部门后台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率先推行“N证联办”,58类经营项目、86种证照实现“一窗申请、一表申报、一次提交、一窗出证”。
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长春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为服务业企业降低用电、用气、用热成本,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企业减负。一系列措施助推服务业企业成长。今年前三季度,长春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9%,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环境改善激发创业热情。朝阳区的小陈姑娘一直想开个小美甲店,却对办理各种证照发憷。没想到的是,不到5天就办完全部手续,开门营业。今年前11个月,长春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589户,总量是3年前的两倍。全市民营经济已占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长春的投资吸引力正在增强,连续引进温德克通用航空制造、浪潮大数据等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投资项目。今年,长春新区实际利用内资、外资预计分别增长58%、16%。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7日01版)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