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无量”的逆时光坚守者

时间:2017-12-18 16:11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中国青年网 点击: 载入中...
  “功德无量”的逆时光坚守者
  
  “不是说好了一起走,
  
  你为什么要去甘肃?”
  
  面对恋人彭金章的质问,她有点恍惚,因为自己这个荒唐的选择,毕业就分手?值得吗?
  
  1964年,毕业季的北大,很多毕业生都选择留在大城市。
  
  而她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姣好的面容、瘦小单薄的身形,这一切,与她即将前往的茫茫大漠,是多么的不相宜。
  
  △年轻时的她和恋人彭金章在北大
  
  对于她的这个选择,并没有人看好,甚至还有不少讽刺:生在上海,学在北京,就业跑去沙漠,人生是不是倒退?是啊,她自己也怀疑过自己。
  
  尤其是,刚来到敦煌,消息闭塞;
  
  一间土屋,屋内家徒四壁,
  
  没有自来水、
  
  没有电灯、
  
  没有卫生设备;
  
  一到夜里,屋外狼群出没。
  
  这么糟糕的生活环境,还要继续坚持吗?
  
  可是,这里真美呀!佛像威严,飞天优雅,时光仿佛在这些洞窟里停滞了,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塑像历经沧桑依然灵动精美,充满神韵。她伫立在一幕幕壁画前,几欲醉倒。
 
    △莫高窟壁画
  
  1966年,她与恋人彭金章结婚了。然而却一个在武汉,一个在敦煌。两地分居,长达19年。
  
  大儿子出生后,常常光着屁股等衣服穿。二儿子出生后,她将大儿子托付给姐姐照顾,等她再去接孩子已经是五年后。那时,她已经认不出自己的孩子,而儿子也不知道叫妈。“我至今对这个家怀有深深的愧疚,尤其是对孩子。”她说。
  
  虽然条件艰苦,虽然家人远隔万里。但这里,有她热爱的事业。她一头扎进石窟考古研究工作。
  
  她要逆着时光,在沙漠中留下莫高窟这座梦幻佛宫。
  
  △莫高窟北大像
  
  这座佛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这里有太多消失了就再也难以复制的国宝,国力薄弱的年代,这里的宝藏曾被各国掳掠,惨遭浩劫。
  
  建国后,虽然文物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但由于风沙水害的侵蚀、游客带来的人为损害,莫高窟正快速走向消亡。如果不“逆着天”加紧保护留存工作,这座风沙中的国宝佛宫,将在几百年后消失不见。
  
  游客增多会打破洞窟原有的恒定小气候环境,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以及窟内相对湿度增加,会侵蚀壁画,怎么办?
  
  
△莫高窟壁画
  
  无解!大家心痛地看着日渐损坏的壁画,摇摇头都走开了。
  
  她偏不信!测试、评估,再测试、再评估,几年内,她在每个洞窟里都安装上探测仪,实时监测人流、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的变化,预先设置一个预警值,只要达到峰值,立刻关门谢客。
  
  △工作中的她
  
  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都想来看千年瑰宝,但壁画又很脆弱,这矛盾怎么解决?
  
  无解!各地的古迹不都这样慢慢缩小风化掉吗,这无法逆转啊!大家说。
  
  她偏不听。她说:“我们没有权利将留给子孙后代的文化遗产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2003年,她提出建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采用数字展示技术,将莫高窟内的敦煌艺术“搬”到莫高窟外面向游客展示!
  
  可能吗?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怎么可能“搬”出来?质疑声纷至沓来。
  
  △《梦幻佛宫》电影片段
  
  她不争辩,只是埋头干。十年的沉淀和打磨,两部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高清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千年莫高》横空出世,游客们身在洞外,却一样能感受莫高窟的千年之美。莫高窟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也由3000人次增加到6000人次,实现了文物保护和开放利用的“双赢”。
  
  2016年她全力打造的“数字敦煌”网站上线,用数字图像永远留存敦煌的辉煌。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电脑上欣赏30个经典洞窟、4430平方米的壁画。
  
  △网站“数字敦煌”
  
  她是樊锦诗,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连续五届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获得学术界公认。季羡林先生赞她“功德无量”。
  
  1987年12月11日,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莫高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巴西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会议,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管理、旅游开放经验作为典型案例。大会文件指出:“莫高窟以非凡的远见,展示了有效的遗产地旅游管理方法,以保护遗产地的价值,树立了一个极具意义的典范形象。”
  
  △全国政协委员樊锦诗
  
  “莫高窟、敦煌研究院就是我的家,已经融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人这一辈子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为它做出一点点事,那么这一辈子就算没有白来这世界上一趟。”
  
  一口吴侬软语的她,面对漫天飞沙的大漠,把一份矢志不渝的坚守,写在了千年莫高风骨。
  
  “文抽丽锦,片言成诗”。这个美丽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敦煌研究的史碑上。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走进长假期间坚守者:兰州环卫工刘凤仙节日更比平时忙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