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流的回归主流荧屏召唤“温暖的现实主义”

时间:2017-12-23 19:12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中国文化传媒网 点击: 载入中...
 
  

  原标题:荧屏召唤“温暖的现实主义”

  

  “现实题材电视剧丰收,网络文学改编的古装IP剧降温明显。”
  
  2017年11月29日,由北京市新闻出版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发展报告(2016-2017)》,对这一年的中国电视剧市场如是总结。
  
  《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情满四合院》《急诊科医生》……历数2017年的年度热播剧,的确会发现这样微妙的转向:国产电视剧的热度,正在从“幻”字当头向现实表现转移。
  
  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看来,现实题材有着多元发展的前景:“不只有批判的现实主义,也可以有温暖、诗意的现实主义。”
  
  现实题材电视剧是透视时代的镜子,能够海纳百川地状写生活、反映现实。当时代现实发生了转变,当每个中国人都对美好生活有需要,对“温暖的现实主义”的召唤,便格外需要在荧屏上得到呼应。
  

  让主流的回归主流

  
  “电视剧是我们的时代艺术、主流艺术,现实题材电视剧就是精神文化大餐中的主食,像碳水化合物一样,提供了我们的基础热量和大部分营养。”编剧张蕾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然而,无论是影视从业人员还是普通观众,都能体察到有竞争力的“主食”还是有所缺席。
  
  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的收视率排行榜上,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IP电视剧一直有“霸榜”之势。以2015年CSM50城收视率排行榜为例,前五名中有四个IP剧。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认为,IP模式、粉丝文化、流量思维其实都是文化娱乐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并无“原罪”。
  
  那么,如果先放下IP模式激化商业资本给创作带来的冲击不谈,近年来影视界又为何常常“谈IP色变”?
  
  编剧汪海林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现实主义风格都应是主流中的主流,虚幻、架空的是支流。现在却有这样的现象:边缘创作成了主流,主流创作成了边缘。”
  
  IP剧中虽也有《我的前半生》这样反映都市生活的现实题材,但魔幻和仙侠题材确是大宗。
  
  IP热之下,影视创作主流与支流之间发生的颠倒,才是真正令人焦灼的——盲目迎合市场使“边缘成主流,主流成边缘”,正是当前影视行业自身发展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此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要着重扶持现实题材电视剧剧本。十九大报告更是强调:“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在张蕾看来,魔幻和仙侠的菜肴固然琳琅满目,现实题材的主食若总不上桌,观众终究会感到饥饿和腻烦。观众对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作品的需求,“不是消失了,而是更强烈了。”
  
  从这个层面来讲,《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情满四合院》在众多IP剧中突围成“爆款”,并不是某个作品的偶然,而是主流回归的必然。
  

  现实题材存在“年龄诅咒”?

  
  一个广泛流传的观点是,现实题材电视剧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只有中老年观众才爱看。
  
  “不同观看人群的确有其喜欢的类型。”慈文传媒集团董事长马中骏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不等于现实题材的受众群体固定在了某一年龄层内,“如果一个艺术作品反映出了某一年龄层的生活,同时又超越了这种生活现实,一样也会获得各个年龄层的共鸣。”
  
  以反映时代变迁的现实题材年代剧为例。近期在北京卫视播出的《生逢灿烂的日子》,讲述的是北京一个胡同家庭中四兄弟的故事,反映了“70后”一代人的成长,却也获得了网络社区豆瓣上年轻观众的好评,评分达到8.4。
  
  剧评人李星文谈到:“通过了解‘70后’在奔腾年代里的朴素精神,对当下年轻人而言,在面对困顿而迷惘的生活时,应该是能够有所启迪的。”
  
  “看年代剧的不一定是经历过年代的人。”马中骏说。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致青春”,现实题材只要讲好这类成长故事,形成温暖昂扬的激励作用,对年轻观众来说,往往都是有吸引力的。
  
  在李星文看来,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就是通过描述普通观众最熟悉的日常,在看似琐碎的生活里提纯出生活的韵味与诗意,“从而成功打破地域、文化乃至年代和时间的界限,从而引发观众的期待与共鸣。”
  
  李星文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一些从事影视创作的人常提到“画鬼容易画人难”。这道出了现实题材创作的难度,它极为考验创作者对现实提纯的能力。
  
  但是,在汪海林看来,“描绘现实”有难度,其实正是现实题材的“天然优势”。
  
  “现实题材只要真正写到了观众关心的问题、触动了情感,就肯定会得到追捧。虚幻、魔幻的题材引起共鸣其实更难,要靠各种手段和想象力,让大家‘看新鲜’,但看多了就不新鲜了。”汪海林说,“不要认为现实题材是充满劣势的,要抓住这个天然优势,把它放大。”
  
  当下“幻”字类题材创作的泛滥,和资本方、平台方对年轻观众的盲目迎合有关。这种倾向的误区在于“迎合的不是审美,却是感官的愉悦”,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社会生活认知上的价值观引领”。
  
  汪海林把这样“哄着”“求着”年轻观众的创作,称为“脱离的、自我麻醉的创作”。他说,“真正针对年轻人的创作,应该是写出年轻人所面临的现实困难、现实困惑、现实奋斗的作品”,现实题材电视剧需要通过此类作品,真正与年轻人进行精神互动,形成精神引领。
  

  在重现生活中重建价值观

  
  中国观众对于现实题材的渴求点,并非停留在对生活“汤汤水水”的复刻上,正因为此,一些缺乏审美艺术高度、虚泛敷衍的家庭剧和都市情感剧才往往被诟病。
  
  诸多受访的业内人士都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产量丰富,但还是有“高原”而缺“高峰”。
  
  十九大报告对艺术创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
  
  能称得上“高峰”的作品,无疑是在用精湛艺术和精良制作还原生活的同时,在思想上具备了精神鼓舞作用。
  
  因此,马中骏认为,当前现实题材创作尤其需要在重现生活中,完成对正确价值信仰的构建。由此,现实题材电视剧才能够有力地呈现出一个立体的现实中国。
  
  “我们的文艺创作,历来秉承着‘文以载道’‘高台教化’的传统。”张蕾说。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善与恶、正与邪、冷与暖等矛盾的处理,就格外重要。
  
  在《中国式关系》中,剧中给男主角带来关怀的老人古奶奶最终病逝,作为该剧编剧,张蕾认为这是追求戏剧效果,没有什么不对,但她的母亲说:“如果是我就不那么写。我就让她搬进养老院,大家在一起,高高兴兴的。”
  
  如今写《中国式关系》的续集时,张蕾总想起母亲的话来,争取“让好人有一个好的结局”。
  
  “展现现实的不公、揭示生活的冰冷与残酷,决不是以此作为吸引观众的噱头和制造矛盾的手段。而是揭开伤疤,给予疗愈的希望,为在生活中辛苦挣扎的人们,注以善的信念、光明的渴望、战胜挫折渡过坎坷的信心。”张蕾说。
  
  近年来,不少专注于现实题材创作的编剧都主动向“温暖的现实主义”靠拢,也就是在构建作品价值观时,注重在揭示矛盾的同时激扬温暖的鼓励。
  
  《情满四合院》就塑造了“傻柱”和秦淮茹这样的“小人物英雄”,他们并非没有缺点,也并未做出惊天伟业,但是却在平凡生活中贯彻着向善的价值观,让邻里的生活变得更好,也让自己的人生有收获。
  
  在汪海林看来,写实完全可以“写出很乐观向上的作品”,揭示黑暗与丑恶,最终还是要显示出对光明的希望,“只有这样的创造才是真实的,才是有力量的。”
  

  人心换人心

  
  现实题材电视剧在保持现实主义创作基本属性的同时,更现代性的包装、更新颖的结构方式、更幽默的影视语言,都可以帮助增强其温暖的基调,争取更多观众。
  
  但是,无论以怎样的技巧来创作,成功作品的支撑点仍然是创作者的真诚。
  
  “人心换人心,人心通人心。”马中骏说,“现实题材最重要的就是要触及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马中骏表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将其充分、真诚地表达出来,就是现实题材作为“主食”的责任。
  
  虽然欧美日韩等地的现实题材作品有值得中国影视学习的地方,如选题的开阔性、表现手法的丰富性和技术的成熟性等,但是张蕾认为,“电视剧是民族的,每个国家的电视剧都来源于该民族特有的文化属性与审美传统。”
  
  “描写本民族的故事是最重要的,这关乎文化自信。”汪海林说,“照搬他人是一种创作无能的表现。”
  
  现实题材翻拍作品的惨败案例不在少数。一个国家的作品虽然可能受到另一个国家观众的喜爱,但套路化地照搬照抄,甚至只是换本土演员来全盘拷贝,而不真正贴切本土的现实矛盾,是必然失败的。
  
  而在本土原创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中,一些作品也有脱离现实、故意架空现实的情况,以观众都能猜到的戏剧冲突来敷衍故事。
  
  汪海林说,这与现实题材在小格局中陷入僵化有关:“现实题材要打开视野,打破选题狭窄的局面,不能只有家庭生活而没有社会生活。”
  
  一方面,这需要整个社会对现实题材电视剧有广泛的理解和包容。“从上到下都给予创作者广阔的创作空间,让创作者走出过于狭窄的选题范围。”马中骏说。
  
  另一方面,现实题材完全可以突破对小选题的固定认知,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认识和描摹每个人的“小生活”,认真思考基本精神尺度和审美规范,形成追求史诗风格的自觉,如《鸡毛飞上天》《温州两家人》等。
  
  “这需要创作者自身对于当下中国有着大格局的正确认识,尤其是对历史方位、主要矛盾的认识。”马中骏说。
  
  汪海林发现,任何创作者都不应有“高人一头”的意识,那样的话不仅会导致创作缺乏真诚的温度,也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立场相背离。
  
  他认为,作为更大众化的文化产品,电视剧和戏剧或小说不一样,在基本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认知上,“不能故意冒犯和挑衅观众,以一种精英化的态度对观众的认知冷嘲热讽,与人民的基本价值诉求对着干。”
  

  有了真数据,才有真生活

  
  多位受访对象对本刊记者表示,要呼唤更多优秀的、激励人心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就必须在全行业的层面上去伪存真,营造良好的创作生态。
  
  “造假是一切乱象之源。”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冷淞不无尖锐地说,近年来,剧作抄袭、演员“抠图”、收视率和点击量造假频频被曝光,“电视剧产业链上不能容忍造假的丑陋现象”。
  
  造成造假泛滥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以盈利为唯一目的浮躁心态。
  
  “完全以金钱为导向,导致谁都屁股底下烧着一把火,坐不住。”冷淞说,这是前几年产业上游热钱推动导致的,以至于“各生产要素的价格都严重背离价值”。
  
  荧屏上的热闹繁荣如果只是资本运作的结果,那么离创造文化艺术繁荣局面的初衷就很远。
  
  汪海林说:“资本过大,行业的中心位置没有真正回到创作人手中,这个矛盾应该尽快去解决好,要不然光靠创作人在创作上的努力是没有用的。”
  
  一些有真态度和真本事的创作者,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下,没能获得相匹配的资源配置。虽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一些高品质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或是被积压不放,或是宣传滞后导致收视不佳,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直接挫伤了追求品质创作的热情。
  
  “假心假意为了赚钱忽悠着去创作,是表达不出一个真实的中国的,只有真心、真数据,荧屏上才能有更多优秀的现实题材,表达一个真的中国。”汪海林说。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