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光明日报记者鲁博林李晓东
高楼鳞次栉比,街道整洁静谧。行走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的大路上,空气都涌动着活力和创造的气息。
从2.5平方公里到130平方公里,再到613平方公里——5年以来,成都市高新区的产业“爆炸”,见证了一个新经济的奇迹。
“新经济是成都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对抢抓成都高新区未来发展机遇有重大意义。”成都市高新区科技与新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宋大勇表示,到2022年,成都高新区新经济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占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成为一股新的产业“洪流”。
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
在全国经济新旧动能加速“换挡”的阶段,新经济无疑是提档加速的“油门”。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分享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智造经济、创意经济,将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注入意想不到的新动能。
立于潮头的成都,正成为这股变革大潮中的弄潮儿。
截至2017年8月,成都高新区共聚集市场主体14万余家。其中上市企业3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1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985家,孵化中的科技型企业1.5万余家,世界500强企业115家。
“我们的目标就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与全世界新的领域能同频共振,互联互通,既引进来,也走出去。”宋大勇说。
就在不久前,一批总投资188.6亿元的新经济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项目涉及新零售、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新经济的细分领域。其中就包括定位都市白领人群的新零售运营企业“果小美”。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果小美成立不到半年,就已获得超4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企业估值超过2亿美金。目前总投资达50亿元,拥有员工约200人,全国30个城市设点10万余个——而这只是高新区众多扶植企业中的一家。
目前高新区有30家重点培育的潜在独角兽企业(整个成都有31家),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疗等领域。高新区科技与新经济发展局企业培育处副处长黄柱说:“对这些企业,我们几乎是‘有求必应’。”
筑巢引凤,聚天下英才
人才,是新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一环。
为了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成都市高新区搭建统一招聘平台,造船出海,组团出击。前不久,以高新区名义赴美国硅谷的人才招募计划,就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高新区吸引人才有一揽子扶持政策,包括落户、子女入学、人才公寓的优先租赁、购房资格、奖补资金、专项激励和补贴等。”新网银行执行董事江海告诉记者,这家成立刚一年的民营银行,目前一半以上员工来自北上广和海外。
记者在天府软件园采访时,偶遇来自白俄罗斯的23岁小伙AntonBudkevich。听说这里的品牌价值超400亿元后,他带着自己酝酿已久的项目来到成都,希望在游戏和教育领域大展拳脚。
“希望这次能顺利通过。”他告诉记者,即使没有成功,他还会争取下次再来。
截至2017年6月底,高新区已聚集各类人才40.3万名,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5名,聚集院士13人,国家“千人计划”105名;还将设立18个海外人才离岸基地,每年投入不低于10亿元,面向全球招揽人才,计划5年引进1万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筑巢引凤的人才政策,让成都高新区越来越成为人才智力的高密度聚居区,也为新经济的孵化升级做好了准备。
打造自由生长的创新生态
如果说人才是新经济萌生的土壤,那么创新则如产业壮大的阳光雨露,要结出硕果,两者缺一不可。
“我们的职责就是营造良好的生态,企业在其中能够自由地生长,虽然领域有不同、新旧有区分,但我们的原则是:支持一切新创。”谈起高新区管理者的职责,黄柱说。
对于企业,高新区政府向来以“保姆”自居。“不请不到”“有请必到”是其口号,少了繁复的检查和名目,也免去了不必要的手续。同时,高新区又并不唯“财”是举,比起家大业大的传统产业,能拿到知名风投资金的新创企业更得他们的青睐。
在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的确让人印象深刻。行走在成都高新区的楼宇间,到处都是谈论创新创业的青年创客。来高新区已有数年的医联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张欣说,这里“空气中都弥漫着创新的味道”。
据悉,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载体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米,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数超过80家,总体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已聚集创新创业企业1.54万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6.1件,助推80余家企业改制上市。
“高新区在发展产业上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围绕产业链的上下游,通过引进关键性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集群式地发展。”江海说,目前高新区科技型企业超1.5万家,创客人数达10万人,由物理聚合产生化学反应的产业集群,将更有利于形成创新的浓厚氛围,形成不拘一格、你追我赶的产业新生态。
《光明日报》(2018年01月03日01版)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