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昨天(27日)发布消息,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5%,比五年前提高三个百分点,有效提升了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

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通过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联手,推动重大农业科技创新,促使农业科技贡献率提升到57.5%。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应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普遍都高于70%了。把分属于不同单位,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这些优势,围绕着产业链的要求来布局我们的科技链,来集中力量来解决我们现在重大的产业发展的问题。

廖西元介绍说,目前,我国已经走到了要依靠科技实现质量兴农、效益兴农、绿色兴农的历史阶段,已经相继建立了6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其中,重点打造了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20个标杆联盟,并集成推动40项节水节肥新技术成果转化,有效推进了农业绿色发展方式转变。今年,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科技联盟的引领作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