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3月1日电题:“穷乱村”的“振兴法宝”——河北元氏县铁屯村见闻记
新华社记者张洪河、闫起磊
春节过后,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开始准备返城的行囊。但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铁屯村,许多村民并不着急:他们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村里的企业为他们提供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除此之外,铁屯村还有两个让四里八乡羡慕称道的地方:一个是党员干部“全天候值班”为村民代办事项;一个是“铁规治村”,900多项村规民约人人遵守,没有例外。
走进铁屯村服务中心大门,就能看到醒目的“村民事务代办室”,室内张贴着“老百姓动嘴,村干部跑腿,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值班干部曹顺川告诉记者,代办主要是村“两委”干部和村党委下辖10个支部的支部书记,每天24小时值班,大年三十也不例外。
铁屯村这一为群众服务的“铁规”20年雷打不动,为民办事的登记本已积累了50多本,有详细记录的代办事项2000多件。翻开一本本泛黄的登记本,从安路灯、打井、通电这些集体事务,到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群众生活困难,再到村民找工作、生病就医、户口办理,涉及方方面面,这些诉求也件件有回应。
“村民的事不论大小,干部都得当成大事来办。”铁屯村党委书记闫胜联说,“小事不解决往往会酿成大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还没有萌芽的状态,总比爆发出来后再解决好得多。”
铁屯曾是全县有名的“穷乱村”:人均不到半亩地,很多村民靠在铁路货场当装卸工出苦力糊口。
20多年前,在乡镇工作的闫胜联“奉命”到铁屯村担任党委书记。铁屯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坚持走“以农业为基础,以集体经济为支柱,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路子,村集体先后投资建设了服装厂、饮料厂等企业,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铁路货场,带动全村近千人就业。如今,铁屯村已发展村集体企业及集体参股的股份制企业60多家,个体门市摊点上千家,全村九成以上农户都有自己的二、三产业。
闫胜联说,乡村振兴不仅要让村民物质富裕,还要让百姓精神富足,让村风文明。“靠啥?靠村规民约这件法宝。”
走进铁屯,最打眼的是整个村庄规划整齐,各个街巷干净整洁。然而,曾经的铁屯村私搭乱盖、占道问题严重,有的把入户门台都修到了村街道上,不仅影响村容,还影响大家出入。先从谁家“开刀”整治?村民们等着看热闹。当闫胜联带人抡起铁镐,第一个把他三弟家的门台先刨了,大伙儿都服了气,全村私搭乱盖问题很快解决。
紧接着,铁屯村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村规划建设小组的负责人闫志路告诉记者,无论谁家盖房,不仅审核宅基地范围,还需四邻签字,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纠纷。
红白事不大操大办,订婚不要“天价彩礼”也是铁屯村民引以为豪的新风尚。铁屯村村委会主任曹仙胆说,多年前,针对相互攀比,大办红白事的苗头,村里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出台了“禁令”。
“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是铁屯村的“铁规”。记者数了数集印成册的“村规民约”共99项900余条,其中,约束村干部的条文占到一半以上。
这么多村规民约如何执行下去?“靠的是人人遵守。”铁屯村党委副书记张增山说,村里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建立一项制度。每章每条都经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表决通过,再由村民代表组成专门小组负责监督执行。
有着4000多人口的铁屯村,近20年来不仅几无信访事件和刑事案件发生,还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优秀基层党组织”等200多项荣誉称号。
最近,闫胜联和村“两委”干部忙着学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说起乡村振兴,年逾60的闫胜联依然干劲十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的一年,我们铁屯还要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跑得更快!”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