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两会进行时,建言献策,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大到国家规划、小到柴米油盐,各方建言纷至沓来。我们采访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两会声音!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

我是裴春亮,
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
十几岁时父母早逝,
我在父老乡亲的帮助和提携下,
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成长起来。
年轻时,我离乡创业,白手起家,
修电器、学理发、开饭馆,
涉足餐饮、机械铸造等多个领域,
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2005年,
裴寨村村委会换届选举,
乡亲们呼吁,
“让裴春亮带着大伙儿富起来!”
养育之恩,不可忘。
我当即做出决定:“回农村!”
今年,我第三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我每次都把乡亲们的心声带进人民大会堂,
把中央精神带回田间地头。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裴春亮(左)在了解蔬菜生产情况。本人供图

裴寨村,位于太行山脉丘陵地带,
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家家住土坯房。
缺水,是村里祖祖辈辈面临的难题。
2005年,我当村主任的第一年,
为响应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
我个人出资3000万改善村民住房,
为每家每户盖起了二层小楼;
投资5000多万打井、修水库。
2008年,
是裴寨村“巨变”的一年。
村里提水灌溉工程完工,
一百多公里外太行山石门水库的水,
被引到了田间地头,
实现了自流灌溉。
裴寨村彻底告别了“望天收”的光景,
乡亲们也欢天喜地搬进了新楼房。

裴寨社区新面貌。本人供图
那年除夕夜,
乡亲们不约而同地,
把自家刚出锅的第一碗饺子,
端给我品尝。
我落泪了,
深深懂得大家敬的不是我个人,
是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
从此以后,
每年除夕夜的“百家饺子宴”
成为“村俗”,
也成为村干部继续前行的“催征饭”。
2013年底裴寨拦洪蓄水水库建成蓄水,
彻底解决了村子及周边4万人、
2万亩耕地的缺水难题,
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生态。
干涸了千百年的山乡,
首次出现了“平湖美景”。

水库建成蓄水,裴寨村首次出现“平湖美景”。本人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为让村里经济与生态平衡发展
我和村民一起商讨建设方案。
目前,村里共建温室750余个,
有1250多名村民从事高效农业种植,
每亩土地收益从2万增加到6万多元。

乡村振兴不能等、不能靠,要主动作为!
在我看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三个“新”做起:
第一,需要新作为。乡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农村土地,积极探索新时代振兴乡村的新引擎和新动能。
第二,需要新技术。加大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学会使用种植新技术、智能物流交通新技术。通过实施科研院校对接农村、农业,传授更多的农业新技术,打通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需要新人才。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的青年农民返乡创业,积极投身到新时代农村建设中来。

裴春亮帮扶鲜花种植户。本人供图
梳理裴寨村“生态经济共发展”的经验,我建议:
鼓励乡村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农业、文化有机结合,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做到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好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产业链条长、就业岗位多、辐射带动大且符合农村发展的产业,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村民的金山银山。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
我要带领乡亲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以“乡土、绿色、人文”为主基调,
做大做强“互联网+农业”、
“旅游+文化”富民产业,
使裴寨村红色乡村旅游再上一个新台阶。
将裴寨村打造成豫北太行山区
别具特色的创业精神红色旅游胜地,
带动周边更多乡村依托裴寨这个平台增收致富。
(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尚君)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