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建昆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密结合当代全球化企业竞争特点和中国国有企业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和增强国企的国际竞争力。
核心技术遭外企垄断,影响中国企业发展壮大
当代全球化的企业竞争,以知识产权为基础,以跨国公司为基本主体。在生产经营方面,跨国公司是全球价值链的主要组织者和协调者,在经济竞争中处于支配性地位。
2010年,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增值约占全球GDP的四分之一; 外国子公司的产值约占全球GDP的10%以上、世界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同时,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的主要力量。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发达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的比例分别为68%、63.8%和60.8%。
在知识产权输出方面,跨国公司在掌握核心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非股权经营模式把投入品采购、制造业务以及分销、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外部化。尽管没有投资入股,跨国公司却能从非股权伙伴手中获取丰厚的知识产权输出收益。在此情形下,发展中国家大体只能是知识产权输出的接受方。如果相关国家的产业一直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就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生产,并承担跨国公司将生产转移至其他国家的风险。
总体上,中国的国有企业呈现大而不强的特点。在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方面,我们已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跻身世界财富500强。但在品牌影响力方面,能够进入世界品牌500强的仍然不多。数据显示,加上腾讯、华为等少数民营企业,中国仅有37家企业登上世界品牌500强,而美国有233家企业上榜。
在技术创新力方面,中国企业还未能掌握很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由于缺乏航空发动机、智能手机芯片、超高精密机床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中国企业需以高价进口这些技术产品。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半导体加工设备等核心技术被生产商独家供应给特定垄断公司,中国企业无法通过购买途径来获取这些产品。这直接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壮大。
不能为了混合而混合,需有利于国资保值增值
将国有企业培育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在方向上,国有企业中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要服务生产经营,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企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才建设上,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对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随着国企全球化生产、研发与经营布局,党的建设也要相应跟进与延伸,实现战斗堡垒作用在新形势下的全面系统覆盖。
二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品牌。要发挥规模优势,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重点攻克本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努力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要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研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