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3月20日,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新闻发布会,针对3月2日印发的《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意见》做出说明,表明我省正式向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宣战。
我省农村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70%,但也是我省食品安全最大的一块短板,制售假冒侵权食品、“五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无食品标签)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危害群众健康。
《意见》提出了我省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重点:一是重点整治农村食品市场无证生产经营或超范围生产经营行为;二是重点整治农村“四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销售店、小餐饮、小摊贩)生产经营单位设施条件不符合标准要求、从业人员依法诚信经营意识淡薄、质量安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三是重点整治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严格不到位、食品从业人员不能提供有效健康证明、食品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不落实等问题;四是重点整治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差、生产经营区与生活区混杂、从业人员卫生不达标、食品与非食品混放、销售散装食品没有防尘防蝇防二次污染设施以及标签标识不规范、不按条件要求储存食品等问题;五是重点整治生产经营“五无”、过期、“山寨”傍名牌食品,以及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和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欺诈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防止问题食品流入农村市场;六是重点整治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工具、用具等不按规定清洗消毒和保洁,人员卫生防护不到位,甚至带病上岗等问题。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生产处张兰周处长表示,部分农村人口健康意识、质量意识也不强,喜欢买便宜的东西。对此,各级食药监部门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五毛”(指价格低廉的麻辣条、辣片等调味面制品、果脯、饮料、膨化食品等,其价格往往低于1元)食品专项整治,重拳打击农村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在农村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落实有奖举报奖励制度,让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无处遁形。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