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M2增速小幅反弹——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
本报记者李华林
中国人民银行5月11日发布的4月份金融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3.77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79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25亿元。
自2017年以来,M2增速出现下降,多个月份都在9%左右运行,个别月份跌至9%以下。今年以来,M2增速在8.5%左右运行,3月份M2增速降至8.2%,4月份M2增速略升至8.3%。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表示,此前导致M2增速回落较快的背景主要是金融去杠杆以及表外、通道业务监管加强带来的表外融资收缩。直接的数据表现就是,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中“股权及其他投资”一项大幅收缩8000亿元,进而较大地拖累了M2的整体增速。
“随着4月份央行降准等措施的出台,市场对于未来流动性的预期有所改善。同时,接近13%的信贷投放增速对低于10%的M2增速也起到了正向支撑作用。”陈冀表示,综合作用下,4月份M2增速出现小幅反弹。
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信贷1.18万亿元,远高于过去5年同期均值。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是因为,一方面,4月份工业生产进一步恢复,企业信贷需求继续增多,这与4月份进出口数据显著超预期相印证;另一方面,随着4月份央行降准政策正式实施,银行对企业信贷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可能增多。
具体来看,4月份,住户部门贷款增加528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54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72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3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6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685亿元。
“从贷款结构变化上看,不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居民新增贷款均有减少,而企业类贷款则均有所增加,表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董希淼表示,央行降准有助于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加,在保持贷款总量稳定增长的情况下,贷款将向企业,尤其是杠杆率较小的中小企业转移。
作为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表现良好,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表外融资中的未贴现承兑大幅增加是主要原因,当月新增未贴现承兑汇票1454亿元,比过去5年同期均值高出952.48亿元,而委托和信贷融资则持续低迷,当月合计减少1575亿元;同时,企业债券融资3776亿元,较上月再创新高,为连续16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债券市场持续回暖。在去通道、加强表外融资管理的背景下,表外融资出现分化,但融资回表、非标转标仍是主要趋势。
“总的来看,4月份金融形势继续延续今年初以来的特征,M2保持在低位运行,社会融资和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一方面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反映金融部门继续脱虚向实。”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当前市场流动性总体稳定,市场利率有所下行,有利于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为了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防止金融机构重新过度加杠杆,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充足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同时,仍有可能进一步采用差别化准备金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