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到来!广州站每日发送400趟列车、8万名旅客
列车准点、旅客安全都由他负责
文/图金羊网记者宋昀潇实习生陈荔雅通讯员贾思瑜
呼啸的火车疾疾驶来,站台的旅客行色匆匆。这是广州火车站每日都能见到的景象,始建于1960年的广州站是我国主要铁路枢纽站,扼守祖国南大门的咽喉要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到暑运、春运等节点,广州站的车次、人流便将剧增,如何保障列车准点、旅客安全?火车调度员卢致柠便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岗26年没有出过一单“事故”。
三十平信号室火车站的中枢大脑
卢致柠所在的运转车间对普通民众来说是有些神秘的,它是火车站四个车间中唯一不对公众开放的。每日上下班,卢致柠都要横穿铁轨走一段近300米长、只能容一人通过的小路。旁边是呼啸而过的列车、头顶是输送电流的电缆,遇雷雨时,卢致柠等人的手都是麻的。
卢致柠上班必经的小路
他们办公的地点是半山坡一幢三层楼的小屋,小屋至今还是旧木门,黑色挂锁,没有电梯。然而就是这样朴素的工作环境里,他们每天都要进行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强度。
三十平米的信号室内,13台电脑屏幕的信号灯不时变化,每人前方数台电话,铃声响个不停,京广线、广深线、广茂线三条线路列车往来不绝。这间小小的信号室就是火车站的运行中枢,火车站是否正常运行全赖于此,卢致柠等调度员便要在此控制当天进站所有列车的通行,暑运时广州站平均每日发送400趟列车、8.2万名人次。
繁忙的信号室
“刚从业的时候,做梦都是在接电话。”卢致柠说,事实上信号室像是火车站的中枢大脑,指挥着其他部门正常运行。车站调度员、调度所、列检、客运车间、广播室……都需要调度员通过电话指挥,卢致柠最忙时1分钟内要讲28句话,还不包括给各部门拨打的时间。
以接车为例,仅电话就要接通6-7次,开车预告、接车通知、知会广播、知会站台……就连车头送去检修也要卢致柠与机务段、客技站联系。
如今正值暑运,广州火车站愈发繁忙,卢师傅要操控13条火车轨道,接发200多趟车,最高峰时1分钟内便要接发3趟车。
最苦是夜班,通宵达旦却每时每刻都要打起12分精神,“调度员岗位,一旦出事便是大事,乘客们的生命安全重担压在我们肩上。”
暴雨雪灾危急时刻中的通行保障
卢致柠在采访中一再地强调:“行车无小事,任何一个错误都不能犯。”工作时高度专注,休息时认真总结。对那些极端情况带来的挑战,卢师傅印象深刻。
6月8日,广州大雨倾盆,为保障旅客安全,需要封锁铁轨由公务人员在铁轨细测检查。此时广州站羁留火车越来越多,为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积压滞留的列车发出去,一接到轨道正常的电话后,卢师傅立即通知火车司机行驶,平时5个小时的工作量要求他们必须在2—3个小时内完成,正常10分钟发1趟车被压缩到6分钟1趟,当时滞留的车辆数目他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不停地接命令、发命令,喉咙都喊哑了。
2008年雪灾,大量旅客滞留广州站,“当时上班都像爬山,跨过围栏、挤过人海。”到了站内,则是一列列滞留火车纷纷等着雪后北上。
雪灾后火车开通的首日,是卢致柠等人最繁忙的日子,当时铁路总局从其他铁路局借调许多列火车输送重点物资前往受灾严重的湖南等地,“平时10小时发70趟车,那天我记得是100多趟车,自己心里还要记住优先发载有重点物资的火车。”
从业26年从扳道员到荣获火车头奖章
1973年出生的卢致柠今年已经45岁了,已在调度员的岗位坚守了26年。1992年1月,卢致柠还未满19岁,便通过社会招工来到了广州火车站运转车间,从负责火车进哪条轨道的最基层扳道员开始,到信号员、再到调度员,他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最开始做调度员时,卢致柠并不适应。“以前火车多是内燃机车,我们信号室的窗户都是黑的。”吃煤的火车放出废气极大,再加上通讯、控制等设备落后反应慢,卢致柠常常要扯着嗓子大声喊。调度员的工作压力极大、精神紧张,浓咖啡与茶卢致柠常把它们当水一样喝。
卢致柠耐心教导徒弟
一晃26年,斗转星移,小伙子变成胖大叔,原先同届一起进来的8个人,也只剩下2名,越来越多人离开这个工作强度高、常年熬夜的岗位,不少人去了更加清闲的食堂等部门。
虽然已经是个“老手”了,但卢师傅从不敢放松一丝一毫。每次接班前,他都要求自己必须了解本班的列车运行计划和重点任务,综合考虑列车晚点情况、维护运行秩序,用最快速度组织、联系各单位人员,抓紧安排旅客上车,尽力缩短停留时间,还需要了解重点旅客需要、关注重点货车等。
2016年4月,卢师傅荣获铁路工人的最高荣誉“火车头奖章”,这是对他二十多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专注安全的肯定。整个广州铁路系统16万人,近5年才有3个人获此殊荣。可他还谦虚地对记者说:“我也没有比其他人优秀多少,只是专心,并且临危不乱。”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