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月圆中秋,让传统文化更有韵味更具“流行范儿”

时间:2018-09-23 21:5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陕西传媒网 点击: 载入中...
  作者:秦平
 
  月是中秋明,情是中秋浓。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诸如中秋等传统节日,历来也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月圆之时,汉族“摸秋”,湖南侗族“偷月亮菜”,傣族“拜月”,苗族“跳月”,台湾高山族“托球舞”……各地区、各民族过节的习俗就异趣纷呈,也已经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中秋节的文化多样性。这既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是文化认同的深层心理元素。
 
  “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是中秋节的固有习俗。中秋传统文化离不开溯本求源,去追寻那质朴的价值源头,从环环相扣的文化链条中,了解中秋节日所承载的文明成果沉淀和习惯固化表达,从而继承最本真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价值。将月饼放在中秋节俗文化环境中,就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让它充当精神的载体。
 
  “互联网+”文化,传统文化更具“流行范儿”。互联网与文化有着天然的黏合力,中秋节与“互联网+”就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比如,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许多百年老店就纷纷在网上推出“抢月饼红包”等活动;各种“线上过中秋”的平台网站也点燃了人们参与庆祝节日的热情……借助“互联网+”,中秋节变得更有味道,中华传统文化也在“古今”之间获得了更大的张力。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也已经成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而今以富有文化韵味的方式过节,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月圆中秋,让传统文化更有韵味更具“流行范儿”。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年,家国的巨大变化耀人眼目。处身新时代,在皓月当空、饼香四溢、亲人团聚的时刻,中秋佳节所承载的传统文化韵味也在人们心中升腾而起。浓郁了“获得感”,增强了文化自信,在筑梦中国道路上13亿多中华儿女也将续写新的精彩。(秦平)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地评线】秦平:以评估为“抓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走
  • 【地评线】秦平:传承红色基因扛起强军使命
  • 【地评线】秦平:在高质量脱贫中践行初心和使命
  • 【中国梦·践行者】“剪纸达人”陈洁荣:让传统文化精髓跃然
  • 【地评线】秦平: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为网络音频套上“紧箍咒
  • 【地评线】秦平:扎根本土,文艺创作更具生命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