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新时代】为了孩子!他们用最美好的年华,呵护祖国的花朵长大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为了孩子,有这样一群人一直在默默奉献着。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写了一封回信,希望他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那么,“本禹志愿服务队”为孩子们都做了什么?他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呢?
2005年,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成立。
2008年,张贵礼加入服务队,四年后与六位同伴赴贵州支教。
2013年7月,张贵礼结束一年支教后,回校任“本禹志愿服务队”队长。他想,服务队虽然沉淀了很多东西,但是可能也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值得去做一些思考、总结。是不是可以考虑给总书记写一封信,向他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2013年12月5号,华中农业大学通知张贵礼,习近平总书记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了。
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志愿服务工作有肯定,有鼓励,也有期许。
平静下来大家都认识到,要走的路还很长,未来要去做更多的事,才能对得起总书记对“本禹志愿服务队”的鼓励和期许。
2013年,“本禹志愿服务队”向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摩峰中心小学派出志愿者,现有五位志愿者在这里支教。
2018年9月,张贵礼带领两位志愿者回校开展公益项目“阡陌学堂在线支教课堂”,并准备公益项目“留守儿童城市体验行”.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摩峰中心小学校长向登双说:“在我们农村来说,现在比较突出的还是师资的问题,像我们这样的学校,真正在编的只有八位老师。我们有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要住校,吃、穿、住、学习都要在学校。志愿者的到来充实了我们的师资队伍,他们都是年轻的大学生,他们把新的理念、新的观念,还有一些新的知识带给了我们当地的老师,丰富了我们的教学。他们用这种奉献精神感染着我们当地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以他们为榜样。”
十三年来,“本禹志愿服务队” 志愿者人数超过45000名,公益项目涵盖支教、扶贫、环保、关爱特殊群体……,志愿服务遍及鄂、黔、滇、闽、冀五省。
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指出,“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同时他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他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000年3月,新疆且末县到河北保定师范专科学校(保定学院前身)招聘教师,15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通过面试。
新疆且末县第二中学教师侯朝茹回忆刚来时候的情景:“车子走了两天一夜,第一次亲眼看到沙漠,沙漠里没有任何绿色,没有任何生机,心里面用凄凉这个词来概括,一点儿不过分。”
新疆且末县第二中学教师李桂枝说:“我们看到一个牌子‘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我想是不是只要自己去努力,沙漠也能变成绿洲呢?感觉且末县是一个不错的小城,非常宁静、安详,老师们都在校门口迎接我们,一下子有一种归属感,感觉到特别温暖。”
2000年,且末县交通不方便,文化生活贫乏,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孤独。
李桂枝说:“每个人都想过离开吧,我也想过,说真的。而且初一的学生是很调皮的,在你无数次对他的教育无效之后,肯定有过心烦,想过放弃,我甚至想过什么都不管。”
2001年,因为父母需要照顾,一名同伴离开且末,回乡工作。
侯朝茹说:“孩子也会问,我们那个老师走了,你们会不会走?”
李桂枝说:“我记得有一天看到路边都是野草丛生,前面我经过的地方有人工草坪,修剪得非常好。我就在想,其实这正是需要我留下来的理由,假如说学生都特别懂事,他们什么都会,那还要老师干什么?”
侯朝茹说:“那时候的理智战胜了情感,我是一个老师,我站在讲台上,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职责,是我的义务所在。我不会走,陪着你们一起学习长大。”
2000年,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到新疆且末县第二中学任教。
2003年,11名毕业生到新疆、西藏任教。
2004年,16名毕业生到新疆、重庆、四川等地任教。
新疆且末县第二中学教师荀轶娜说:“2003年毕业之后来到了这个地方,在来且末之前,我觉得我的嗓音还是比较甜美的。到这儿之后,三个月之后,嗓子就坏了。讲着课的时候突然没有声音了 ,我当时心里是比较害怕、焦虑的。学生看着我,班里那会儿静得掉一根针都能听得到,我觉得算是我15年来,教学生涯中让我最刻骨铭心的一节课了。”
李桂枝说:“2014年,我们在且末已经呆了十四年了。侯朝茹老师,还有西藏的老师,我们当时一起商量,习总书记在西部生活过,我们要不要写一封信,向习总书记汇报一下自己在新疆的工作和生活。”
侯朝茹说:“我们这种选择就要负责任把它坚守下去,而且要做好,这样的信念我们要表达出来。这是内心感受的一种表达,从来没有奢望过会有总书记的回信。”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大家感到特别意外,特别惊喜。
在李桂芝等老师扎根边疆精神的感召下,截止到目前,全国各地1443 名大学毕业生陆续来到且末工作。
新疆且末县第二中学教师荀轶娜说:“在这里能体现我的价值感,看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开阔了视野,很多学生又回到这里,我的学生成为了我的同事。”
新疆且末县第二中学教师庞胜利说:“大家的工作生活已经融入到新疆且末这个地方,成为地地道道的且末人,把且末看成是我们的故乡了,我们培养的学生已经成为且末发展建设的主力军。 ”
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才会有意义有价值。在广袤的大地上,像“本禹志愿服务队”、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给当地的孩子带去知识,给当地的发展注入活力。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放飞梦想的同时,也像一棵棵红柳、一株株格桑花一样,为广袤的土地带去了无尽的生命力。他们是榜样,更是一种号召。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