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荣昌:“老地方”变成“新区位” “老行当”实现“高增长”

时间:2019-03-20 15:57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光明日报 点击: 载入中...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2018年工业运行指数全市第一;招商引资连续4个季度全市第一;2019年第一场签约仪式引进总投资达224.18亿元的21个重点项目,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迎来开门红……
 
  重庆市荣昌区过去一直被誉为“重庆的西大门”,而今荣昌人想建设“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我们要在重庆和成都‘两头吃饭’。”结合自身实际精准落实中央决策和重庆市委市政府部署,荣昌将“老地方”变成“新区位”,让“老行当”实现“高增长”。
 
  在国家总体布局中找位置
 
  荣昌人几年前决定要做的三件大事,听起来都像天方夜谭:他们想让荣昌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想在荣昌建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和国家货运机场。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但荣昌人认为“很有可能”。比如国家货运机场,国内已有的400多个机场,都是优先满足客运的客运机场。国内电商物流2016年的快递量就超过了270亿件,而且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长,建设货运机场很有必要。“我们在国家战略和全市布局中找方向、找定位。”曹清尧说,“成渝城市群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荣昌可以同时服务川渝两地物流市场,适合建设货运枢纽基地。”再比如荣昌高新区,虽然体量上没有优势,但畜牧业特色鲜明,生猪交易量占全国总量的8%,还有一批农牧科技和兽药饲料企业,能够很好地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从全局谋一域,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打开了荣昌发展的新局面。2017年12月,我国第一个畜牧单产品国家数据平台——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荣昌建设方案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2018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荣昌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高新区。荣昌建设国家货运机场的建议目前已纳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统筹推进。
 
  在服务成渝一体化中找位置
 
  荣昌人关注一个特殊的数据:每天的下客量。
 
  在西南地区,荣昌一直都是有交通优势的。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第一条高速公路都经过荣昌,成渝间第一条高铁也经过荣昌。“我们必须吸引资源形成自己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利用交通优势。”曹清尧说。随着成渝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位于成渝两城“黄金分割点”上的荣昌,希望通过“以一域服务全局”崛起为“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
 
  底子薄、基础差,怎么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除了“三件大事”和成渝两个大市场的吸引力,荣昌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也下足了绣花功夫。为了给企业降成本,实行“工业供气无供区”,让3家供气公司与用气大户直接洽谈;工业供电引入售电公司实行竞争售电,用电大户可选择直接从发电厂或售电公司购电。通过引入竞争、打破垄断,全区工业用水、用电、用气的平均价格分别下降了0.11元每吨、0.23元每度、0.18元每立方米。荣昌还在政务大厅推进“只跑一次,只找一人”改革,已在289项政务服务事项上实现“只跑一次”目标。
 
  成渝两大市场之间的“成本洼地”和“服务高地”,让荣昌的吸引力和招商能力大增:铁路和公路现在每天在荣昌的下客量达7000人次。与此相应,荣昌过去一年每月投用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过去两年四分之一的商品房卖给了“外地人”。
 
  在服务成渝一体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荣昌这个“老地方”,不仅能够越来越顺畅地接受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辐射,还瞄准了“两小时车程内辐射9000万人口”的“新区位”优势。
 
  在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中找位置
 
  荣昌的工业经济不算很强,也并不总是盯着那些“高精尖”。区里确定的“3+1”主导产业中,陶瓷、生物医药和农牧高新都立足于当地的传统产业。他们用“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做强区域特色经济。
 
  每年出栏生猪近100万头、外销仔猪200多万头的荣昌,近年来围绕生猪产业大做“接二连三”文章。第二产业聚集了澳龙生物等18家知名兽药企业和美国嘉吉等26家饲料企业,第三产业打造了国内最大的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平台——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达10万头,占全国生猪销售总量的8%。荣昌还建立起我国唯一一个无菌猪繁育平台。2018年,荣昌围绕生猪发展的一、二、三产业总产值已超过250亿元。
 
  荣昌陶、荣昌夏布和荣昌折扇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引进建筑陶瓷前10强企业,荣昌还大力发展工业陶、环保陶和陶文化旅游,转型升级后的荣昌陶瓷产业年产值近300亿元。根据荣昌夏布建立的中国麻纺业创意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数据中心和电商平台,推动夏布产品生活化、系列化,近两年来频频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澳洲时尚艺术展等国际舞台。荣昌有13家折扇企业和作坊,2018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
 
  一路走来,荣昌区委区政府用创新和科技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培育市场集聚二产稳定一产,将这些“老产业”做出了“高增长”。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20日 01版)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70年70城】记住旌德!在这里,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 “争相跳农门”为何变成“我要回农村”?
  • 人民日报: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
  •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脱
  • 让好生态变成“金饭碗”(田间追踪高质量)
  •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把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