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4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有人形容,这份《指导意见》其实就是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发放的一个定向“大礼包”。破解融资难、化解融资贵,中小企业的专属“大礼包”怎么拆? 《央视财经评论》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为你解读。
在《指导意见》中,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出了五项措施:一是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二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三是支持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四是减轻企业融资负担;五是建立分类监管考核机制。
拓宽融资渠道 关键在于创新和包容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赵锡军: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拓宽融资渠道,在资金供应方面、金融服务供应方面要有更多源头供应。而解决源头的问题,核心就是要有创新和包容,金融机构要更多包容中小企业不是特别挣钱的、可能风险略微大一点的项目。另外,还要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要通过原有的产品线来解决创新的产品供应,创新出能够承担更多风险的产品。
既要给企业输血 更要给企业赋能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到企业总数量的90%,就业占80%。所以我们既要给企业输血,更要给企业赋能。这次的《指导意见》相当大的篇幅谈到了如何更好的给企业输血,首先就是金融资本输血,还有就是订单输血,里面专门有一项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在今年两会期间,财政部负责人在“部长通道”也说到了,今年要拿出大概30%的政府采购用于中小企业的订单,这个是更关键的输血。其实还有30%,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谈到了,大型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长要有30%。另外,我想再和大家划一个重点,《指导意见》特别谈到了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的服务,特别是大企业和政府部门要一起来为中小企业打造“服务包”。这个“服务包”的内涵非常多,比如今年在连续减税降费之后,企业在报税,包括做工资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糊涂账”,到底该怎么报?能抵扣的有多少?我觉得特别需要“信息包”。另外一方面,完善法律服务也需要政府进一步的指导。像这些都是非常实实在在的为企业赋能。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