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作为前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中的一项,“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为国际金融同业搭建起“一带一路”合作和交流平台。今年,这一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无论是在成员数量还是合作项目上,都有了明显的增加。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胡浩:“刚组建这个机制的时候只有35个国家和地区,49个金融机构,现在是55个国家和地区,89家金融机构,有多边机构,有商业银行,有政策性银行,参加的主体是越来越多,这是第一个成果。”

不仅如此,成员间也有不少实质性项目落地,合作项目有55个,金额已经达到了430亿美元左右。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胡浩:“所谓项目就是共同参与这个区域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建设,包括比如说电力、油气、矿产、交通、电信,建设都需要资金,那么这个机制建立就是在成员之间建立一个信息共享,联合起来做项目,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建设。”


今年,围绕“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合作,机制内成员达成了多项务实合作成果。例如,工商银行、汇丰银行、桑坦德银行等十余家金融机构签署了7个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总投资金额88亿美元;同时,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投资)指数框架,将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债务资本市场、风险管控等领域的互利合作。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