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爱国情奋斗者”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支教老师谢彬蓉。她曾在偏远地区当兵服役20年,退役后,又到四川凉山当起了支教老师。5年来,谢彬蓉在海拔3000多米的讲台上,把一名退役老兵的家国情怀融进了大凉山的脱贫攻坚中。
从西昌市出发到大凉山腹地的国家级贫困县美姑县,要翻越海拔2991米的黄茅埂山脉,这两年,大凉山的道路得到了很大改善,水泥路已经修到了村小学的门口。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是谢彬蓉支教的扎甘洛村小学。扎甘洛村有40多户,200多村民,但因为太贫穷太偏远,20多年间,村里始终没有固定老师,谢彬蓉是来村里的第17位支教教师。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扎甘洛村吉克古克:你是女老师,还有你的年纪大,我不相信,肯定是呆了一两个月就肯定呆不住了。

30年前,谢彬蓉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毕业时被部队特招入伍到内蒙古额济纳旗边远地区服役,并成长成为空军某部的一名高级工程师。2013年,谢彬蓉退役回到了家乡重庆。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网上看到凉山需要支教教师,就报了名。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扎甘洛村支教教师谢彬蓉:我的父亲,他也是抗美援朝老兵,给我讲过彝海结盟的故事,我学的师范大学教孩子们,也相当于回报国家,又可以回报彝族同胞。


2014年2月刚到扎甘洛村时,谢彬蓉的家就安置在这间教室里,最初的每个夜晚,她都难以入眠。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扎甘洛村支教教师谢彬蓉:刚开始来的时候,那种老鼠、蛇,真的是我不敢睡觉的,老鼠就在那搞,我就在那打。
扎甘洛村严重缺水,卫生条件极差,刚到没多久,她的一只眼睛就因重度感染而不得不进行手术。村民们以为谢老师肯定要离开了,可是大家没有想到,谢老师不仅每天坚持上课,还走遍了全村,把适龄的孩子拉回了课堂。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扎甘洛村支教教师谢彬蓉:当时就有个小男孩叫默格的,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他经常在我们教室那趴着,那个眼睛是瞪到大的,嘴巴也跟着呀呀张着嘴读,孩子们对我那种期盼的眼神,对知识的渴望的那种眼神触动了我。

班上30名学生,最小的8岁,最大的已经16岁,谢彬蓉就分类教学、逐个提升。她从孩子们最熟悉的玉米、土豆、核桃入手,教他们学会加减法。她还自编歌谣教孩子们认识拼音和汉字。几年下来,当年拖着鼻涕、灰头土脸的孩子们变得整洁、懂礼、自信了。
记者:你每天上学开心吗,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扎甘洛村小学学生吉色子西:开心。见到谢老师之后,心情就变得非常开心。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扎甘洛村小学学生切吉惹伍:谢老师(教给我们)很多道理,很多生字,学也学不完啊。
记者:喜欢读书吗?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扎甘洛村小学学生切吉惹伍:喜欢。

凉山州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如今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一条条水泥路通向各个村寨、一栋栋彝家新寨已拔地而起,目前,全州3100多个幼教点“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已同步展开,通过教育让贫困不再代际相传,彝族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都正在发生变化。而这一切,也让谢彬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凉山教育梦。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扎甘洛村支教教师谢彬蓉:我在这几年,是见证我们国家政策(多么好),我们的新教室也是都修起来了,教学条件也改善了,我们作为退役军人,能够把自己以前部队那种艰苦、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那种精神,来协助这些彝族同胞,一起走在我们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觉得我有幸能在这样的时代,能够做这样的一些事情,特别开心。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