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6月1日电 题:从种地到“种”高科技产业——“改革村”的新思维
新华社记者蔡国兆、孙飞
“你一个农民,还想搞创投?”深圳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被村民质疑了。
事情的起因在于,他想带着村子做创投。
南岭村是广东有名的“改革村”。改革开放初期,这里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集体资产只有7000元的村子。
1982年冬,村子拿到了43万元国家征地补偿款。南岭村面临第一次抉择——大家分了还是搞企业?
南岭村老村支书张伟基和村民认真讨论后认为,农村摆脱贫困,归根到底要依靠集体。统一思想后,大家把钱集中起来建厂房,引进港资兴办了村中第一家来料加工厂。此后,“三来一补”成为南岭村的发展支柱,集体经济迅速增长。
2015年,已经致富的南岭村再度面临抉择。这年,南岭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仅为4%,在此之前则一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为落后产能当‘房东’,还能富多久?”张育彪问村民。
一个村子用什么实现梦想?土地、房子?南岭村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不靠看天吃饭的种田种地,也不靠“种”房子收租金,而是靠投资高科技公司,“种”高科技项目,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南岭村开始搞收购,探索成立自己的投资平台。2017年,村里投入3亿元设立了深圳市首个社区股份公司创投基金,招聘专业投资团队。
紧接下来的一个决定让村民中的争议更大了。南岭村的一些旧厂房租约到期,村里不少人觉得,应该继续租给企业,这样管理轻松,数千万元的收入也有保障。
“宁愿不赚钱甚至亏钱,也要把路子转过来。”张育彪说。
旧厂房进行改建,成了“1983创意小镇”。
1983年是南岭村委会正式成立的年份,创意小镇得名于此。
“特区精神就是敢闯敢试。”张育彪说,这个名字代表着新一代年轻人对南岭村传统的继承。
深圳康体生命科技公司是小镇第一批“镇民”。刚入驻时,公司负责人杜孩很担忧,“毕竟城中村都靠租房子”。
与南岭村班子接触后,杜孩打消了顾虑,“改革村”包容性很强,对孵化的科技企业支持力度很大。
现在的“1983创意小镇”,一批顶尖专家、创新企业成为“新住民”。研发新型抗体、孵化产业互联网生态、设立留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高科技公司的“种子”不断发芽生长。
从有色领域工业原材料电商平台“51有色”,到人工智能创业企业深知未来,再到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劲鑫科技……“我们仔仔细细做尽职调查,经常看数百个项目才投一个。”在投资行业有近10年从业经验的南岭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蔡智说,南岭基金突出“一药一芯智能制造”特色,重点关注5G通信、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从种地到“种”房子,再到“种”高科技项目,如今的“改革村”,已拥有两个专业投资机构、一个生物医药加速器、数个科创产业园区,投资孵化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水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等近10家初创企业。
“通过科技创新,我想带着村民敲钟上市。”张育彪说。
2018年,南岭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约35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约15万元。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