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
位于山西和内蒙古交界
这个小县城
曾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
以前每当遇到灾荒年
许多右玉人就会穿过“杀虎口”
一路向西到内蒙古开荒种地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

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村村貌(2018年10月2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为什么非要远走他乡去开荒?
那是因为
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
土地沙化严重
生态环境极为恶劣

拼版照片:上图为治理前的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的景象(资料照片);下图为2017年7月22日拍摄的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一带景象(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1949年
右玉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上任
迎接他的是满天黄沙
一家一家走西口逃荒的情景
更是深深刺痛他的心

以前,右玉县风沙严重,群众生活困苦。(右玉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为寻求“治沙良方”
他走遍右玉上千道沟梁河汊
进行了四个月的全县徒步考察

山西省右玉县小五台高地上的古长城(2011年5月29日摄)。新华社发(辛泰摄)
终于有一天
在一个长满绿树的偏僻山沟里
张荣怀找到了答案
那儿的农民告诉他
有了树的保护
粮食收成比别的地方高几成

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种植的沙棘(2007年12月11日摄)。新华社发(辛泰摄)
回到县里
张荣怀在简陋的办公室
写下一行字:
“人要在右玉生存,
树就得在右玉扎根。”
他还在县委工作会议上提出:
“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
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右玉县群众在荒山植树(翻拍照片)。新华社发
张荣怀带着全县干部
冒着风沙来到苍头河畔
每人种下了10棵树
从此拉开了右玉人
70年坚持不懈植树绿化的序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右玉县群众在荒山植树(翻拍照片)。新华社发
那时候的右玉
每个机关单位办公室门后
都会放一把铁锹
到了植树期
干部群众、男女老少
就一起加入到植树大军当中
“不怕苦不怕累,
每年春天栽树、冬天修水利,
到了中午也不回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右玉县群众在荒山荒坡植树(翻拍照片)。新华社发
经过70年的耕耘
右玉的林木绿化率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到0.3%
提高到了现在的55%
将近2000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
成为了“塞上绿洲”

拼版照片:上图为治理前,右玉县的荒凉沙地(资料照片);下图为右玉县小南山森林公园(新华社记者曹阳8月7日摄)。
习近平同志五次对右玉精神
作出重要的指示和批示
右玉精神体现的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
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俯瞰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一景(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经过一代代右玉人的不懈努力
2018年8月
右玉县成功脱贫
新时代的右玉
将继续在“右玉精神”的引领下
逐步实现“由绿到富”的转变

在山西省右玉县小五台风力发电厂附近,当地牧民放养的羊群在吃草(2012年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
这个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小县城
用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
造就了田园诗画的奇迹

经过70年绿化,这是现在的右玉县城全貌。(右玉县委宣传部 供图)
今年是右玉人植树造林的70年
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我们重温总书记提到的右玉的故事
更能感受到其中的深刻含义——
党员领导干部要有
“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像接力赛一样
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