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黄石7月17日消息(记者梁爽)孙权在这里铸兵器、杨广在这里铸钱币、岳飞在这里铸刀剑......1700多年的中国古代冶金工业文明在此薪火相传。湖北黄石,一个因矿而生的城市。
“亚洲第一天坑”是黄石的标识。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的“矿冶大峡谷”留下了千百年来的采矿印记。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土地稀缺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应对?从黑色到绿色,黄石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转型之路。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矿冶大峡谷”(央广网记者梁爽摄)
滚滚长江流穿武汉,向北拐个弯折向南,浩浩汤汤地流经鄂东南,位于江南岸的这片土地就是黄石。7月的黄石,烈日炎炎。但走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片的树荫,阵阵的蝉鸣,倒让人感到一丝凉爽。满眼的绿树和鲜花,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寸草不生的矿山硬岩废石堆放场。
矿山公园内,一个用钢铁铸成的张之洞头像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洋务运动时期。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书朝廷,兴建汉阳铁厂,决定开办大冶铁矿作为汉阳铁厂的原料基地。
如今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就是过去的大冶铁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冶萍厂矿有限公司”中大冶铁矿的主体。经过100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大冶铁矿已消耗铁矿储量1.3亿吨,到本世纪初,其铁矿资源保有储量已不足3000万吨,被国家列为“危机矿山”。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张之洞钢铁头像雕塑。(央广网记者梁爽 摄)
公开报道称,自1958年投产到2005年结束露天开采,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坑累计剥离岩石3.64亿吨,若将这些岩石铺成标准路基,可环绕赤道一圈多;采出的铁1.3亿吨,若将这些铁矿石全部炼轧成钢轨,可铺设220多条京九线;生产的矿山铜32.5万吨,若将这些铜全部制作成工业常用电缆,可以从地球牵到月球。
经济的粗放发展让黄石积累了太多的生态欠账。因露天采矿排放出3亿多吨的废石,形成了占地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的废石场;长期无节制的开采,为这座城市留下了400多个开山塘口、150多座尾矿库;因工业废水的直排入湖,大冶湖从一碧万顷变成水质为劣Ⅴ类的严重污染……
“那时候废石场地表温度达到70°,可以直接煮鸡蛋,污染可想而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管理处主任阎红勇是“矿二代”,小时候矿山的采矿场景还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为摆脱对矿产资源的深度依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冶铁矿于2005年建成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并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全景沙盘。(央广网记者梁爽摄)
“见缝插绿、破墙透绿、回填植绿,从把山挖成了坑,再把坑堆成山,用了40年的时间。”阎红勇说,就是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实现了在石头上种树的奇迹。
“上世纪80年代,大冶铁矿联合相关科研院所经过反复尝试,最终发现了成活率较高的刺槐。”阎红勇介绍到,槐树的根系横向生长,对土壤的深度要求低,正适宜山地生存。
昔日的荒山变成花海。经过几十年努力,矿山人在废石场上种出了面积达366万平方米的刺槐,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每年槐花绽放时节,游客络绎不绝。
千年矿业文明,百年采矿历史,如今的黄石走出了工业游与生态游双轮驱动的转型之路。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