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
房子就是家,
一个家的幸福和温暖,
跟房子的关系很大。
天南海北的房子样式各不相同,
但每间房都承载着小家的大梦想。
从大杂院、筒子楼到福利分房,
从商品房小区到公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房,
你知道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我们的房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 2016 年完工的圣安路棚改项目 (资料图片)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
环卫工、快递员等"新市民"住进了公租房;刚毕业的大学生拿到了政府的租房补贴;买商品房暂时还有点困难的,就跟政府"合伙"买了共有产权房;上亿人"出棚进楼",彻底告别脏乱差……自2008年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来,全国各地通过建设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棚改安置房等,帮助约2亿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广州市龙归花园保障房小区(资料图片)
"住房保障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民生问题,也是政策难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说,各国住房保障水平、政府的投入等,取决于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政治决策。她认为,党和政府对住房保障始终高度重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尽最大努力投入,最大限度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保障。
△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梅苏村的农房改造项目(现代快报记者 张雅静 摄)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具有鲜明特色,首先是针对不同阶段来有序地推进。另外,在结合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丰富住房保障的手段、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持的方式。"王微说。"目前我们还是处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与住房市场发展之间还是存在差距,这在国际来看是一种共性。"她表示,从保障体系建设角度来讲,住房保障更需要转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 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同安滨海公寓,2014 年对该项目的航拍(资料图片)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虞晓芬认为,完善住房保障"一城一策",建议各地政府根据当地住房市场供求现状,选择合适保障方式。她还认为,立法很重要,住房保障必须要加快立法。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住房保障立法最近有了回应。日前,来自住建部官网的消息称,我国将加快推动住房保障立法工作,从国家层面明确住房保障顶层设计和基本制度框架。而这也必将推动住房保障体系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让老百姓从"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房子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