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程桔——
让乡村更宜居更美丽(履职故事)
本报记者范昊天
程桔(左)在走访时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
资料照片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程桔最近忙着和垃圾“较劲”:顶着烈日到村民家里走访,了解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需求,宣传垃圾分类和集中清运的意义;召集党员群众开会,商量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改成由村里提供统一购买的不锈钢碗筷。
“过去村里办红白喜事,用的都是一次性碗筷。我去垃圾回收站了解过,一次性碗筷要洗干净之后,他们才愿意收。我考虑今后在村里严格限制一次性餐具使用,进一步细化垃圾分类。”程桔说。
大市村是有名的贫困村。2014年,从大市村走出去的大学生程桔放弃广州的高薪工作,回来参加村支书选举。上任后,程桔为村里制定了“基础设施—产业—旅游”三步走的整体规划。3年时间,进村硬化路修好了,占地23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了,新建了百亩茶园和光伏发电基地,引进数百亩淡水龙虾养殖……如今,大市村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成为实施精准扶贫后当地最先脱贫的村。
产业基础有了,程桔又在乡村旅游上做起了文章,不过,却遇到一个难题——垃圾问题。“长期以来,垃圾清运车大多只到乡镇一级,村里的垃圾一般都是露天焚烧。”程桔说,过去,大市村有14个露天垃圾池,一到夏天就发出恶臭,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程桔决心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综合治理。村里将14个垃圾池全部改为垃圾桶,在每个村组安排保洁员负责垃圾清理,并争取到县环卫局的垃圾拖运车定期到村里来清理垃圾,进行无公害处理。同时,她给全村400多户居民每户都配发了一个绿色的小垃圾桶,要求村民将垃圾分类投放。
“厨余垃圾可以作为有机肥,建筑垃圾不能往垃圾桶倒,容易弄坏回收站的垃圾处理器。”那段时间,程桔每次走访都会提醒村民垃圾怎么分类。
一年多来,在程桔的努力下,大市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村民渐渐习惯了新的垃圾处理方式。程桔希望将村里的经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她密集走访了县商务局、城管执法局等部门,详细了解了再生资源利用现状、如何收费保障垃圾清运长效机制以及垃圾收集后如何更好处理等问题,细化了相关建议,在会上提出了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根据计算,如果没有相关岗位补贴和垃圾拖运,村里一年的保洁费用就要8万元,而我们一年的村集体收入才11万元不到。”程桔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解决农村垃圾处理的经费保障问题;还可以在县城配备绿色兑换渠道,采取积分兑换方式,提高城乡农村生活垃圾的回收率。
程桔认为,村里实行垃圾分类后,县城的垃圾拖运车不能“一锅端”,同样必须建立分类处理机制,从下到上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体系。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程桔说,今年她将围绕更加具体的垃圾分类办法,以及分类之后如何回收利用等方面开展工作,让乡村更宜居更美丽,吸引更多人回到乡村、建设乡村。
《人民日报》(2019年08月29日19版)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