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毛乌素沙地,无人机一路北飞。张立强手中的显示屏上,只见绿海无边,炊烟袅袅。
毛乌素,我国四大沙地之一,近一半在陕西榆林。上世纪中期,整个榆林天然林才60万亩,沙区植被覆盖度仅1.8%。打小在榆林靖边县长大的张立强,儿时记忆里一直是“地上无根草,四季狂风吹”。
新中国成立后,榆林干部群众以“水滴石穿治沙,百折不挠造林”的精神,探索运用“网格治沙”“天地一体飞播造林”“樟子松六位一体造林”等治沙技术,使860万亩流沙披上了绿装,沙区植被覆盖度提高到60%。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政策激励,百姓筑成治沙大业基石
全国“三八”绿化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世界优秀林农奖……母亲牛玉琴,是张立强最崇拜的英雄。“母亲的荣誉我这辈子是超不过了。”张立强说,母亲得的奖,多得数不过来。
牛玉琴这辈子植了多少树,更是数不清。
“树,我不能卖;人,我不改嫁。”1988年,丈夫张家旺倒在造林工地上后,面对前来劝说的人,牛玉琴就这一句话。治沙造林是她和丈夫共同的梦。
其实,在治沙造林前,张家已是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第一家万元户,可以生活得很轻松。上世纪80年代,荒山荒沙可划拨到户,谁治理谁受益。张家旺毅然将积蓄和精力都用在了买树苗造林上。他告诉儿女们:“环境不变,咱的万元户也当不久。如果把沙治了,不仅咱家富,咱村的人也都能富。”
张家旺走了,三个儿子顶上。张立强最小,只有10岁。“我记得母亲去沙漠里种树,不管风沙多大,太阳多晒,永远都乐呵呵的。我就在旁边帮着工人扶树苗,搭棚子。”
在最困难的时候,家里欠债,债主上门,就算借米糠充饥,牛玉琴也不把小树苗卖了换钱。牛玉琴的树,一棵棵在沙漠扎根,如今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她将丈夫生前画下的造林版图扩大了好几倍。
如今,张立强从古稀之年的母亲手中接过了防沙治沙接力棒。张立强正上大学的儿子张继功,读的是山西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张继功的名字是爷爷取的,他和其他三个堂兄弟名字的第三个字连起来,就是“林业成功”。
同为靖边县农民的郭成旺,一家四代,三十五年如一日,终将4.5万亩沙地染绿;定边县农民石光银联合其他农户,成立了农民治沙公司,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综合治理荒沙、碱滩20余万亩……“谁治理、谁经营、谁受益”“治理成果可以转让、继承”,在国家先后制定的一系列有关防沙治沙激励政策带动下,百姓成为榆林治沙事业成功的坚强基石。
依靠科技,攻破重重难题
“今天风有六级,空中竟然没有沙粒。”看着哗哗作响的樟子松,张立强感叹不已。他蹲到地上扒开浮层干沙,指着露出的湿沙说:“前两天下的雨,樟子松根系发达,你看,水都蓄住了。”
樟子松是榆林防风固沙的利器。西北地区引种成功樟子松林,结束了榆林沙区没有常绿乔木的历史。榆林人说,这多亏了孙祯元。他们称孙祯元为“榆林樟子松之父”。
“1961年,我从北京林学院毕业来到榆林后,想起我的老师关君蔚和沈国舫,他们曾经在榆林试种过樟子松,这给我提供了思路。”虽耄耋已至,满头银发的孙老依然矍铄。
樟子松在这里能不能大面积推广?1978年,孙祯元主动要求调到陕西省林科院治沙研究所,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在榆林市区周边种了1万多亩试验林。“引种很顺利,但在随后的幼苗生长环节遇到极大困难:每年春天栽植的樟子松幼苗,在第一年越冬时会大面积死亡。”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孙祯元带着助手深入大兴安岭天然林区,和林区工人们同吃同住,调查樟子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采集土壤和树干解析圆盘样品近百斤。当孙祯元一行在杳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中步行20多公里,到最近的邮递所去寄这些样品时,邮递所工作人员开始还以为他们非疯即傻。
就是通过无数次这样看似“疯傻”的努力,孙祯元和他的团队终于克服了重重难题,此后10年间,攻克了樟子松引种育苗、造林试验、扩大试验等重重难关。目前,樟子松种植面积已达150万亩,寿命短、易生虫的第一代植树造林主要树种杨树渐被替代。
依靠科学技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还解决了沙区造林的诸多难题:为掌握榆林毛乌素沙地风沙移动规律及飞播作业技术,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漆建忠10年积累10多万项数据;为解决荒漠地区种植物种单一问题,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朱序弼多年来引种培育林木花卉植物1840多种……
久久为功,一代接着一代干
沙漠里能建高速公路?驱车行驶在穿越毛乌素沙地的榆靖高速上,要不是张立强提醒,一点都没想到,眼前正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
“变化太大了,哪还看得出过去的沙漠。”张立强说,十几年前道路两旁还是一望无际的黄沙梁,印象最深的就是成片成片的用来固定沙丘的草方格沙障,就像有人在沙漠上绘制了一张巨型表格。“那些‘格格’现在看不到了,现在都是茂密的树林。”
落日时分,从公路西北边飘来集合的号角声。榆林人都知道,那是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集结号”。
1974年5月,为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54名平均年龄18岁的女民兵响应毛主席“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来到当时风沙侵蚀最严重的补浪河黑风口安营扎寨,开始了搏战风沙的艰难历程。
“最初十年,我们艰苦奋斗,与天斗、与地斗,与各种自然灾害斗。从煤油灯下的扫盲,到马灯下的夜校;从全连60多人一年仅有20多块钱医药费,到自己种植各种中草药治病……”第一代老民兵贺莎莲回忆。
“我们就是一个同心圆,为治沙而生。”从组建至今,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修筑饮水渠35公里,让14425亩荒沙披上了绿装。
1979年,女子民兵治沙连第二任指导员席永翠作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和“三八红旗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与沙漠搏斗可得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呀!”席永翠坚定回答:“等我老了,就把孩子送去治沙。”
席永翠兑现了当年的承诺,先后把三个外甥女、两个侄女送到原来自己治沙的大水湾。
女子民兵治沙连的老兵们说:“只要治沙需要,我们还要把孙女、外孙女送到连队。”
40多年,300多人,一茬又一茬女兵,就这样用柔嫩的双手,硬是将昔日一块块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荒漠沙滩变成了林茂粮丰、渠系配套的绿色田野。
在榆林,治沙的故事如绿色绵延,层出不穷。这里先后涌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和集体43个,省级200多个,市县级1800多个。
陕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说:“榆林绿,是草灌锁沙的绿,是‘久久为功、科学治理’的绿。与全省其他区域比,榆林绿还只是浅绿,但它,代表了塞上明珠的新生与未来。”
(责任编辑:张云文)